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一发,内角,偷袭正手。
结果,费德勒上半身也同样感受到些许挤压,在稍稍后仰的状态下,正手高点下压,回了一拍中路。
这样的心理暗示,最后演变成为一种信念,即使再次面对危机,也不会慌乱。
全场,震惊。
这不是第一次,从法拉盛到墨尔本公园再到罗兰-加洛斯,高文已经不止一次展现自己那颗顽强的冠军之心。
也许,就只有高文是唯一例外,没有欢呼没有嘶吼,仅仅只是握拳,那双坚毅的眼睛闪烁着明亮光亮——
就可以看到,高文一个小碎步的调整,稍稍上前,上半身前压,也没有调整脚步也没有调整挥拍空间,就是站在自己的反手位,双手反拍平平无奇地迎前准备击球,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是过渡球。
“40:ad。”
时速124英里(200公里),轻盈而犀利,准确无误找到内角。
两位球员都以控制为主,互相试探互相牵制,包括费德勒在内,包括解说员在内,包括桑普拉斯和阿加西在内,全场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并且惴惴不安地期待着等待着好奇着,谁会率先打破平衡。
反斜线。
中路,深区。
砰!
整个击球,干净利落,又快又平,瞬间爆发瞬间释放。
就在出拍瞬间,高文的小臂连带着手腕快速一甩,这是一拍满满技巧的高级击球动作,因为突然也因为瞬间所以控制难度非常非常高,几乎全靠手感拿捏;而且力量、线路和落点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
而且,挤压效果不错。
从中央球场到穆雷山再到五湖四海,震撼层层叠叠地漾起涟漪;从五湖四海到穆雷山再到中央球场,轰鸣层层叠叠地掀起巨浪,这场半决赛的悬念瞬间达到一个全新高峰,排山倒海的压力朝着球场灌注。
那,是昂扬斗志和不屈意志。
信心,一点一点累积,即使是费德勒如此级别的顶尖高手,他们也有起伏也有怀疑,他们一样需要自我肯定与自我暗示,一次又一次面对破发点却一次又一次挽回,那么信心也就能够达到一个全新高度。
踏踏,踏踏踏。
从连续两个赛点到破发点,在费德勒的这一个发球胜赛局里,着实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着实应接不暇。
但是,高文非常坚决。
斗志,正在燃烧。
恰恰相反,在自己发球胜赛局里看到破发点,反而让费德勒冷静了下来,彻彻底底的冷静,他暂时不需要思考赛点或者胜利,而是全心全意沉浸在这一分里。
于是,一发,回来了。
但意外的是,高文这一拍回球落点的深度还不错,所以上扬起来的抛物线意外地制造出一些冲击挤压效果,落地反弹后朝着费德勒的脸颊位置冲上去,迫使费德勒也必须让开位置,正手没有完全舒展开来。
高文的双手反拍没有完全让开,有些被别住,导致回球弧度没有压住,稍稍高了一些——
然后——
费德勒很少很少选择侧身直线这条线路,因为侧身直线也就意味着几乎将回球送到对手的正手位,除非是面对纳达尔,侧身直线对位纳达尔的反手,否则侧身斜线才是常规选择。
当然,也有例外,对阵德约科维奇、穆雷这样的顶尖高手时,费德勒需要丰富自己的回球线路避免被预判,继而打破对峙平衡,偶尔也会选择侧身直线。
此时此刻,费德勒就再次选择了侧身直线。
蹬地,启动,发力——
轰!
炮弹,出膛。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