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杨东升手下第一座旋转式隧道窑也要开工,几位老师终于解决了实心内燃砖燃烧不充分、黑心的问题。
杨东升兑现了阶段性的奖励,如果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有更大的奖励。
忙完一天的事,一下车,杨东升就见杨日初也在家里。
想了想才记起来,前不久周影说杨日初去华京考试,李主任还派人陪同照料。
“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杨日初道。
“考得怎么样?”
“还行!”
“还行?”杨东升拍了拍杨日初的肩膀,“没关系!电影学院哪是那么容易考的?好好复习,迎接高考!”
杨日初是班里的前五名,以一中历年的高考成绩,这个名次考华清、华京希望不大,但是考沪上交通大学、江左大学、科技大学,还是很有把握的。
“嗯!”杨日初点了点头出去。
周影给了杨东升一个白眼,“你胡说什么,日初考上电影学院了!”
“日初考上电影学院了?”
“不过带日初考电影学院那个同桌反而没考上,你说怪不怪?”
杨东升愣了一下,然后嘟囔了一句,“这个桥段好老套!”
随手抓起一张报纸,正是最新一期的公司报,只看了一眼,杨东升就气不打一处来。
杨东升抓起电话,拨通之后,劈头盖脸就骂,“你们是不是以为拿到刊号后就万事大吉了,会不会说人话?满嘴的官腔,你们准备说给谁听?早告诉你们了用数字说话,用数字说话,看看你们写的是什么东西?”
挂下电话,杨东升仍然气愤难平。
不怪杨东升生气,多次见识了香港媒体的颠倒黑白后,杨东升也想在香港搞家媒体,这样不但自己有了发声的窗口,搞好了利用香港这个杠杆,甚至能达到某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否则你以为人家收购《南华早报》是为了什么!
可是手底下这群人实在扶不上墙!
他们的脑袋就像生锈了一样,怎么都拧不过来!
让他们去香港,结果就是某报一样,虽然自称港媒,可是在香港的发行量总计只有几千份,订阅主要靠大陆!
到底让谁去香港办媒体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