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送孩子上学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除了交钱,王满银又把几十斤粮食驮到粮管所交粮食兑换粮票。比例是百分之七十粗粮,百分之三十细粮。
然后他再拿着粮票到学校兑换成饭票,这样才可以让两个孩子去食堂吃饭。
至于学校收的伙食费,严格来说叫菜金,就是学生吃菜的钱。一个月五块钱,贵倒真不贵。
关键王满银怕孩子们吃不好。
他刚刚了解过,食堂顿顿是青菜玉米面馒头和稀饭,只有星期六中午放假前一顿,饭菜才会多少有点荤腥。
这几年,王满银两口子把王磊王幸的嘴巴养的太刁,估计刚开始会不适应。
王满银很纠结了小半天,既怕两个孩子吃不饱,又怕他们乱钱。
其实王磊和王幸暑假买了一个多月冰棍,手底下也攒有不少钱,刚开学肯定不缺的。不过他想来想去,还是给每个孩子塞了两块零。
所有事情办好,两口子才出了宿舍。
兰很有些不舍,离开的时候一步三回头。刚走出十几步,她又想回去叮嘱两个孩子几句,遇到事情多忍让,别和其他孩子吵架。
王满银只能拉住婆姨道:“放心吧,他们今年已经十三,也算半个大人,啥大道理都明白。”
“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我怕他们吃亏。”得了丈夫安慰,兰仍然有点忧心忡忡。平时闺女和儿子自己跟前晃悠,她总感觉有点烦,现在倒忍不住多想。
“你觉得咱家王磊真和人打架,能吃亏吗?”王满银无奈劝道。
自家生活好,营养跟得上,所以王磊和王幸个头比起同龄人,差不多要高出一头。
尤其王磊,身材敦实,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在学校里,他不欺负其他学生已经算好的。
听丈夫一说,兰又忧心道:“你说的没错,要不咱们回去叮嘱一句,让他别欺负其他人?”
“走,赶紧走,这些话我都说过了。”王满银拉着婆姨径直朝校园外边走去。
再叮嘱下去,没完没了了。
路过校门口时,兰突然指了指前面不远拐角两人道:“是田五叔,他家的二女子和咱们王幸同岁,今年应该也读初一……”
田五是罐子村秧歌队的伞头。之前两个村赛秧歌时,王满银和对方打过照面,彼此也算熟悉。
更何况他还是双水村的女婿,既然遇到了自然要打个招呼。
田五和同伴正背对着校门聊天,再加上院墙遮挡,所以并没有注意到王满银两人从附近经过。
等走近,田五清晰的声音传来:“吴老师,你放心,绝对少不了的。等下个月我家卖羊,一定把学费交上来,”
声音里,说不出的卑微和无奈。让人有点不敢相信,对方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秧歌队伞头。
兰刚要开口,被王满银摇头制止。
田五也算个红火人,现在两口子过去打招呼,只会让对方尴尬。
走出一段距离,兰才压低声音道:“万友叔和海民哥分家后,日子够难的,连孩子的学费都凑不上来……”
王满银也有点心酸。
穿入到这方世界之前,他曾经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七八十年代物价低。等真正步入其中才知道根本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
现在物价的确很低,但是人们挣到手的钱同样很少。
尤其对农民来说,大部分人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一年到头只知道埋头在土里刨食。
其实罐子村寄经过这些年发展,大部分人底子比较厚,日常生活还好点,凑合着能够过得去。
至于石圪节其他村子,很多人家日子是真差糊,有些平常连五块钱都拿不出。
来公社一趟,两口子并没急着回家,而是拐到少安的砖瓦厂查看情况。
半个多月前,少安终于办好停薪留职,而后以一万元的价格将公社砖瓦厂承包下来。
这几天他忙的连家都没回,吃住都在厂里边。
说起来,小舅子开砖瓦厂这事儿王满银起不小的作用,自然想过来看看现在做成什么样子了。
“姐夫,姐,你们咋来了?”看到两人出现,少安有些惊讶的问到。
“来看看你,咋样?”王满银指着不远处隆隆的机器开口道。更远处,则是一摞摞刚制作好的砖坯,有工人正在忙乎。
“还行,目前砖坯已经差不多够数,过两天我就让人开始装窑。”
“嗯,我之前已经给胡永州联系过。他答应只要价格合适,以后就从你这里拉砖。另外,我打听到化肥厂也在扩建厂房,到时候可以再找找关系……”
事关小舅子第一炮生意是否能够打响,王满银同样很操心。
“谢谢了,姐夫。”
“一家人,说这么多干啥。”王满银摆了摆手,不以为意。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