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发财的机会很多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61章 发财的机会很多
坐在手扶拖拉机上,谢连生又开口道:“我回来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先带爱他们过去再说……在城里不管干啥都行。哪怕当个掏粪工,也要比待罐子村强。”
都是熟人,谢连生没有隐藏心里的想法。
他虽然是京城人,但家境很一般。父亲最早在工厂当工人,母亲因为是农村户口,这些年只能在家闲着,偶尔给街道上糊些纸盒挣点零钱。
谢连生是家里最小的,上边还有姐姐和哥哥。
姐姐在他插队前已经出嫁,找的老公也是普通工人,无权无势,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至于亲哥哥,在父亲退休后顶班,早几年也结婚了。
这次谢连生回城,因为住房的事儿,和哥哥一家生出不少矛盾。
即使如此,他还是坚定带着家人回去。
现在有政策,知青回城都会给安排工作。当然,好一点的工作肯定轮不到谢连生……他也没敢往这方面想。
不过一些脏活累活同样需要人手,最常见就是掏粪工。现在城市里的厕所大多是旱厕,隔段时间需要清理一次粪便。
谢连生在罐子村做过这活儿,不觉得有什么脏,只要能养家糊就行。而且在他看来,比种地当农民要强很多。
倒是开车的王来喜听了,立刻扭头出声呛到:“连生叔,你说话我不爱听。什么叫当个掏粪工比待在罐子村强。好像村里人对不起你一样……你在村里待了十年,大家缺伱家吃还是喝?”
“来喜,我不是这意思,”看对方急眼,谢连生忙辩解道:“我十六岁来罐子村插队,一直待到二十六岁,整整十年时间。这是一个人最宝贵的青春年代……罐子村算是我的第二个家乡。可是……黄土高原实在太苦了!”
话说到最后,他明显动了感情。
“继续呆在这里,我看不到任何希望。我也有老家,也有爹妈。我这辈子已经没啥希望,不想让两个娃娃也这样。就想把他们带到城里生活,以后好好学习,争取混出个名堂,不要再像我窝囊一辈子!”
王满银听得有点无语:“你才二十六,年纪还没我大,咋就一辈子没希望了。回城是好事,现在各处放开,只要肯动脑子,机会多的是。”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别人的生活,王满银无法评价对错。不过对于谢连生这种消极又矛盾的态度,他很有些看不惯。
“满银,你不了解城里的情况。机会的确不少,不过要有关系。没有关系,想找个好工作很难。”
十年插队生涯,谢连生身上的朝气彻底被生活磨没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看不到日月看不到明天。一方面他心有不甘,另一方面又本能随波逐流,想要求个安稳。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关键看你敢不敢做,能不能抓住机会。听我的,哪怕现在学一门最简单的技术,也比去当掏粪工人强。”
换成其他外人,王满银根本不会说那么多话。谢连生不同,也算半个罐子村人。看在对方有担当的份儿上,他不介意指点一二。
“满银,啥技术?”谢连生心中一动,下意识追问。
在罐子村生活这么多年,谢连生对村里人的情况非常了解。在他心里,王满银算是少有的能人。罐子村二队的很多事情,都和对方分不开的。
之前其他知青没离开前,曾多次谈论过王满银,都觉得他的眼界和见识不俗。
果然刚刚放开,人家就折腾出不小的动静。
正是心里有这样的信任基础,谢连生本能想要听听对方的建议。
“你回京城肯定也看到了,很多人家里都有收音机。而且随着各地放开,收音机、电视机、冰箱这些家用电器只会越来越多。你完全可以学个家电修理,只要技术好,挣钱自然不难,稳稳当当让一家人在城里站稳脚。”
“这个确实,光我们大杂院里就有四台收音机。我回家这段时间,还被人找着修理……关键我不会呀。”谢连生点头回答。
如果有选择的话,他当然不愿意去掏粪。
不过自己学习很差,连大学没考上。
“不会可以学,没有谁天生会。你认识字,还在小学当过教师,理解能力没问题,完全自己去书店买本电器维修书摸索……真不会的话,也可以找个跟着师傅学。”
“修一台收音机一块钱,就算一个月修三十台,也能挣三十块,和掏粪工人工资一样了。一天修两三台,一个月就是百十块。要是学会修电视机,挣得更多了。一个月收入抵得上你当掏粪工人几个月工资。”
王满银并非给对方画大饼。这年头懂电器修理的人凤毛麟角,只要掌握相关技术,绝对是件很吃香的事情。
现在的收音机结构非常简单,常见故障就那么几种。
要么电阻烧焦,要么电容有问题,或者铜皮断掉,焊锡粘连等等……这些故障再简单不过,只要进行简单的电子元件更换或者焊接就行。
甚至有些单纯是电路接触不良,随便用手拍几下,让电子元件引脚和焊点接触上,收音机就可以恢复正常。
在王满银眼里,维修收音机没有啥大的技术含量。
换做后世,随便找一个能看懂电路图的初中毕业生,学上两三天就可以上手。
之前王满银家收音机坏过几次,都是他自己修理好的,根本没有麻烦别人。
至于现在的黑白电视机,更可以用一言难尽来形容。因为种种原因,大部分厂家生产的电视机返修率非常离谱。
几年后,新闻中曾专门针对某品牌电视机进行过报道。一个月工厂生产九百台,返修数量却突破千台。换句话说,很多电视机购买回家后,一个月至少返修两次。
这样夸张的返修率,换做几十年后早倒闭了。结果这些电子厂却活的相当滋润。也因此,八十年代甚至流行过一句玩笑话:“电视机爆炸等于一颗手榴弹”。
另外电视机价格高,维修成本自然更高,修一次收取几块钱到几十块。
谢连生如果真学会家电维修,说不定能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波人。
“满银,谢谢了。我回家就和爱商量。”
谢连生连连感谢。
他没有想到,让自己头疼这么长时间的事情,被人家三言两语解决掉。
不但谢连生心动,连开车的王来喜也起了想法。
一路上,手扶拖拉机不停。
到家,来喜帮着卸完原料,就说有事儿要回去一趟。
王满银没有多问,直接批了。
不出所料,谢连生回来的消息在罐子村引起巨大的轰动。很多人听说后,特意跑到王贵发家看热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