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野鸡脖子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王满银下意识起身,循声查看。
很快,就见陡坡旁草丛里,猫咪弓着脊背,口中不断发出威胁的声音。
对面一条暗红色的野鸡脖子盘着蛇躯,不断吞吐着芯子。
看到这东西,王满银登时吓一跳。
这种蛇学名叫虎斑游蛇,也是黄土高原少见的毒蛇。它是鸡冠蛇的原型,经常出没在村子周围的水沟当中。王满银曾在东山峁树林里见到过。
没有想到,自家周围也有……应该和场畔陡坡上茂盛的植被有关。
由于浇灌及时,场畔周围大片马茹子异常茂盛。开春到现在,一株株生长近两米高,形成一道严密的篱笆围墙。晚上就算真有贼来,也很难穿过马茹子围挡,成功爬上三四米的陡坡。
另外,这种植物保持水土效果杠杠滴。
早先每次下暴雨,陡坡都会被冲出一道道沟壑,现在完全没有这回事儿。
不过草木多了也不全是好事,会滋生各种虫子。
尤其晚上,他家开灯后,飞蛾、金龟子一个劲儿乱飞。甚至有次王满银端着饭碗吃饭,也有虫子落到碗里的。
现在,更引来野鸡脖子出现。
好在家里养有两只猫咪,日常一直在周围草丛里觅食。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出现,很快就会被消灭掉。所以他不太担心毒蛇伤人的事儿。
像王满银所想的那样,猫咪看到猎物很兴奋。
它不断窜跳着,引得野鸡脖子来回晃动脑袋。
突然,这家伙一个窜身,伸出爪子迅速拍下。
野鸡脖子没等有所反应,蛇头就被摁在地上。
随即,咔嚓一下。
野鸡脖子蛇躯扭动几下,彻底没了声息。
确认这家伙脑袋碎掉死亡后,猫咪才叼过来冲主人显摆。
王满银摸了摸这家伙脑袋以示鼓励,随即又把野鸡脖子拎起,埋到粪堆深处。这东西躯体里边全是寄生虫,想想都有点恐怖。
自家现在不缺一口肉吃,没必要冒险。至于两只猫咪……吃惯了空间里的鲜鱼后,它们很少对外界的食物感兴趣。
眼瞅天快黑,兰带着一把豆角返回,准备在水池边摘洗后炒着吃。
王满银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凑过去帮忙。
家里修了水池,洗衣做饭方便许多。
这时,家里三个孩子回来了。王幸手里拿着连环画,边走路边看。
王磊和王涛出现时,怀里各自抱着一只狗崽。
“啥情况?你们从谁家弄来的小狗?”王满银下意识询问。
“连顺爷家的狗崽满月了,六个狗崽都没人要。我们就抱回来两只,打算放在家里养。”王磊兴奋的回答。
这年头,猫狗真不是啥稀罕东西,农村人家一般只养一只。如果自家猫狗下崽有多余的,也是随意送给周围人,并不会拿来卖钱。
“你们是不是闲的,家里有大黄,养那么多狗干啥?”兰出声训斥到。
她对自家两个儿子性子很了解,干什么事情新鲜不到三分钟。如果让他们养狗,估计很快会养死,还不如送给其他人家。
“不行,我们就要养,正好和大黄作伴。养大以后,跟着大黄一起捉野兔!”
“对,我们要养大捉野兔……”
两个小家伙说啥不愿送回去,口中振振有词。
“行了,他们愿意养就养着吧,”王满银开口定下来。
自家不缺一口吃的,多养两只土狗也好,以后留着看门。随着炒瓜子生意越来越红火,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单靠大黄一个,总有顾不周全的时候。
***
两天后,王满银再次来到黄原市。
在他手中,还有几张老王五香瓜子最新包装图样,是自己婆姨亲手绘制的。
之前兰因为学做衣服,特意买了一本图册。再后来闲着没事,便跟着图册学习描画。见婆姨有兴趣,王满银又找来几本关于绘画的书籍。这些年兰不断学习,现在画的有模有样。当然,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图案。
所以她听了王满银想换包装的念头后,开始自己尝试设计图案,而后又用孩子们的蜡笔涂色。
最后设计出的图案效果相当不错:几粒饱满的葵瓜子处在最中间位置,瓜子表皮的黑色纹理异常清晰。背景则是两朵卡通向日葵,周围还连带几片叶子。
来到黄原城,王满银并没有去找田福军,而是直接联系上董刚。
董刚也在几年前结婚了,现在陪老娘一起在黄原城里居住。王满银登门时,特意送上自家做的风干野兔野鸡。当然也少不了几袋五香瓜子,就当是给董刚家孩子的礼物。
这些年,他和董刚一直有来往,对对方的情况也很了解。这人原本就属于外场人,在编制厂里混的如鱼得水,现在已经成为厂里的负责人之一。
在董刚的介绍下,王满银成功见到黄原印刷厂一个名叫薛来顺的负责人。
晚上,他在黄原饭店请对方吃饭,董刚跟着作陪。
“董刚,你也知道我们厂的情况,平时主要承接其他单位的印刷任务。你这个兄弟是私人的小买卖,找我们印刷不合规定,需要厂里审批的。没有厂长盖章,我根本没办法安排,这事儿很难办的。”喝过几杯酒后,薛来顺面带难色的开口。
难办,不代表不能办。
王满银心里非常明白,主要看表示到不到位。随着放开口子,人们的想法转变很快,现在聪明人到处都是。
上次进城时,他还听刘庆立讲过一件事情。
原西县化肥厂招工,有个老工人想把儿子安排进厂,为此特意找到厂长。那位厂长没说不行,也没说行,只是开口告诉对方:“这事儿要研究研究,才能填表”。
老工人以为十拿九稳,结果连等几个月都没见消息,反倒看不断有其他新人进工厂。
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只能求问朋友,才知道人家厂长所说是“烟酒烟酒,添手表”的意思。这位老工人恍然大悟,立刻掏钱买了块手表。几天时间不到,儿子就被安排进厂。
所以王满银不怕难办,就怕不办。
给对方倒满酒后,他开口道:“薛哥,咱们第一次打交道。以后你就知道,我是个爽快人,有啥要求你尽管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还是那句话:挣钱嘛,不寒碜。
“我和董刚是朋友,没啥要求……你说我婆姨眼皮子多浅?看人家带了个电子表,她也想买一个。我听说电子表可以显示时间,在南方很流行的。关键这东西现在属于抢手货,外边根本买不到呀。”
“薛哥,这不巧了吗!我有个朋友在黄原城专门倒腾电子表。嫂子如果想要的话,明天我找他拿一个,给你送过去。”
“这怎么好意思,”薛来顺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王满银所说的朋友就是马建平。对方除了倒腾蛤蟆镜外,也卖电子表和其他物品。上次两人面见时,马建平还要送他一块电子表,被王满银拒绝了。
在他看来,这种电子表充满了廉价感。放在后世,估计也就能卖几块钱。现在却成了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的时髦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