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004章 木马
作为一名破晓者的老兵,伊利昂的服役履历算不上多么光彩。
至少在跨入科摩罗之前,的确如此。
就和军团中的大多数人一样,他并非来自于阿瓦隆或远东边疆,而是一名曾经参加过统一战争的泰拉老兵。
虽然在统一战争期间,他既没有取得任何值得夸的战绩,也没有和人类之主并肩作战过的荣誉,但好歹,他也曾亲身经历过那场开启大远征的誓师,在双头鹰的旗帜下宣誓为了全人类而流血。
在此后的两百年间,他都在忠诚不渝地贯彻自己当年立下的誓言:无论帝皇的目光是否还在注视他。
他经历过最完整的大远征,从帝皇以神明之姿降临火星,到牧狼神在乌兰诺的土地上获封战帅的桂冠,破晓者军团在其间所经历过的每一场战役,伊利昂都未缺席。
他没有立下过很大的功绩,最骄傲的武功也不过是率队攻下了一座规模算不上大的小行星要塞,又或者是在一场不太困难的战役中生擒土著人的国王:这样的战绩拿到别的军团也许还值得称道一下,但是在怪物遍地的摩根之子中,伊利昂从未奢望过他的名字能被刻在广场的城墙上。
不过,福兮祸之所倚,即便伊利昂与他的小队一直名声不显,但他们也从未在战场上经历过严重的挫折,即便是那几场曾令军团损失过半的冉丹战争,也只是让他所在的队伍损失了几个人而已。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从未被奢望过能够胜任最艰难的战线,而另一方面,比起在战场上获取功名,伊利昂也许更擅长于摩根之子们的另一个侧面:那就是如何在最残酷的人间地狱中活下来。
这一点在另一件故事上也有所体现。
还是和军团中的大多数人一样,伊利昂也加入了由军团传奇人物,塔拉辛中士创办的远东考古协会:该组织如今由塔拉辛中士徒弟的徒弟的徒弟所管理,其界限早已超过了破晓者军团的范畴,在整个阿瓦隆甚至整个远东都广有分布。
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不再是摩根之子们私下的一个爱好者俱乐部:大约在乌兰诺远征前的某个时间点,破晓者们第一次允许了生活在曙光女神号的凡人,加入到他们的考古活动中,随后几年,又接纳这些凡人成为了他们的正式会员。
而当这些跟在破晓者们身后的凡人考古队员结束了他们的服役,回到了他们的母星与家族中,并拾起真正的身份,成为了当地的总督与管理者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开始自发推广起了塔拉辛中士的事业,使得军团考古学会迅速的正规化。
事到如今,它已经是一个在阿瓦隆内政部正式挂牌的官方机构了。
就算是面对有帝皇背书,由掌印者一手创立的泰拉考古机构,远东的历史学家们也有充足的底气挺直腰杆: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大于竞争的,远东人的官方考古文献上也有着掌印者的印章。
不过,对于包括伊利昂的绝大多数破晓者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他们依旧把考古看作是一项发掘个人爱好,同时给自己找些新奇的小玩意儿的活动:尽管伊利昂哪怕是在这项日常活动后也并不突出,只是练就了勉强称得上娴熟的手艺。
但很显然的是,这份放在破晓者的考古爱好者中连前百名都挤不进的手艺,自然也无法为他带来什么名声。
伊利昂就仿佛那些阿斯塔特战士中的芸芸众生的代表人物,他是这一超人团体中不太超人的绝大部分,既不曾在曙光女神号上长期服役,也没见过几次原体,甚至没有多少值得交心的兄弟,他的人生和军旅生涯都如同凡人般,平淡无奇。
直到,在大远征结束后的第五十年。
伊利昂与他的整个队伍受到征召,奉基因原体的命令,前往阿瓦隆,又在几个月后分别踏进了网道与科摩罗。
直到在这座网道幽都中,他经历了自己记忆里有记载的最残酷的一场战役。
直到在这场战役的某个时段,在黑暗领主向帝国军的阵地发动大规模反扑时,伊利昂发现他和他的整支队伍,都与军团中的传奇人物,摩根的冠军勇士,巴亚尔及其第二连困在了最危险的前线,直面兵力是他们数十乃至数百倍的异形狂潮。
直到在这场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与胜利可言的残酷绞杀中,失去了平生最后一点运气的伊利昂,在与敌军搏杀时,突然感受到了自己脖颈上的刺痛,接着,就是浑身上下都失去了力气。
他记忆中的最后一幕,是一张在此之前从未见过的,无比丑陋的灵族的脸。
而当他的记忆再次回归时。
他这才发现。
他好像被困在了全银河最糟糕的地方。
科摩罗的最深处。
血伶人的钟乳石堡垒。
……
而目前,唯一的【好消息】是。
被困在这里的人,似乎不止他一个。
——————
从他苏醒开始,伊利昂已经悄悄观察那个血伶人很长时间了。
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谢过帝皇对阿斯塔特最伟大的馈赠:既不是强大的力量,也不是顽强的生命,而是处以媲美银河间最精密的沉思者仪器的,可以毫秒、甚至微秒为单位来计算的思维速度。
正是凭借着闪电般的思维,在恢复意识的那一刻,伊利昂的大脑便同时恢复运转。
在字面意思上的一瞬间,破晓者便想起了自己昏厥之前的经历,紧接着,又意识到了自己现在如今的处境,于是,没有经过任何的细致思考,他就已经知道,自己该采取怎样最正确的措施。
不顾刚刚恢复意识的不适感,伊利昂将自己所有的意志力都放在了控制身体上。
他将自己本能的,想要睁开的双眼重新闭合上,努力控制着鼻息的规律,精准地把握着自己心跳甚至血流的速度,直到确定身体的各项指标都不会出现异样:即便有人此时正盯着他的身体数据屏幕,也不会意识到破晓者刚刚已经苏醒了。
而做完了这一切,伊利昂开始捋清并思考自己眼下的处境。
他首先想到了那场战斗:希望他的战斗兄弟们能够撑到援军到来。
然后,他才想到了自己:脑海中也浮现起了那张灵族的脸。
在出发前往科摩罗之前,每一名破晓者都按照阿瓦隆之主的命令,恶补了与黑暗灵族有关的知识,所以,哪怕只是昏迷之前的短暂一瞥,伊利昂也能够确认,擒获自己的应该是一名血伶人:即便放在科摩罗中也是最臭名昭著的怪物。
而贯穿他身体的刑具,以及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血肉恶臭味,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
想到这里,破晓者竖起了耳朵。
听力是他现在最能依仗的东西:凭借着远处几乎规律性的滴水声,以及距离他稍微近些的前方低处,那些沉闷、单调,毫无节奏感可言的踏步声,以及粗糙的金属与其他金属或石头间不断摩擦的声音,破晓者的脑海中勾勒着他现在的处境。
他应该是被吊在了一处装满了刑具的天然溶洞的半空中,距离地面约五米。
这并不是一处宽敞的房间,应该只有他正前方七八米远的一个出入口,而四周都是难以打破的天然墙壁:除此之外,那名血伶人应该不在此处,因为他能感受到的生命信号只有在地面上不断游荡的,最多不超过四头的改造怪物的脚步声。
他们正沿着设计好的路线,毫无自我意志地进行着巡逻,时不时会踩到或碰到那些被随手摆在墙壁的刑具,但他们的脚步却不会有丝毫的停顿:因此,这些怪物极有可能不具备任何复杂的智慧。
换句话说。
如果运气得当:这是个脱身的好时机。
但对于现在的伊利昂来说,他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还不是这个。
因为他观察周围的时候,他在自己身旁大约五米远的平行位置,感受到了另一股和他差不多的鼻息,平稳且粗重。
是一名火蜥蜴?
也是被抓进来的?
再仔细地聆听一番,确定这名火蜥应该还活着之后,破晓者便默默的推迟了自己心中的脱身计划。
两个人一起走,明显成功率更高。
而且,他没有任何理由,把一名还活着的战斗兄弟抛弃在这个鬼地方。
沉下心来,伊利昂一边更加细致地观察周围这个鬼地方,甚至大着胆子,将自己的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一边耐心地等待着旁边火蜥蜴的苏醒。
幸运的是,伏尔甘的子嗣也无愧于他们长久以来强韧的名声,同时,这名火蜥看起来也的确是一名老兵:十几分钟,伊利昂听到了身旁这位火蜥蜴的鼻息出现了一次极其短促的停顿,但随机就恢复了正常。
他赶紧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他的另一项能力中。
灵能。
没错,作为一名普通的破晓者,伊利昂就和绝大多数摩根之子一样,是一位潜在却没有深入挖掘多少潜能的灵能者。
不过,与主动封禁了自己所有灵能潜力的拉纳等人不同,伊利昂选择保留下至少最低限度的灵能力量,他也曾数次去旁听过原体展开的灵能讲座,平日里,对于灵能的练习虽然并不热衷,但也没有落下过。
因此,至少和一个几米开外的战斗兄弟进行灵能传声,还是做得到的。
“兄弟。”
刚一出声,伊利昂就感觉到火蜥蜴的呼吸声再次出现了明显的停顿。
很快,他就恢复了呼吸,而且呼吸声比起之前似乎重了些,像是在回应。
见此情况,伊利昂没有犹豫,而是将他们现在的处境和他刚刚观察到的情况如倒豆子般依次倒了出来,身旁的火蜥蜴则是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的旁听,每当破晓者需要他的意见的时候,他便会用呼吸停顿的长短来作为肯定或者否定。
伊利昂从未想过,原体在出发前下发的手册居然会以这种方式来起效果。
现在想想,在他们正式进军科摩罗城区的前几个晚上,三位军团的原体以他们共同的名义,下发了这些手册,
所有参加战斗的阿斯塔特们都被要求熟读并记住手册上的每一个内容:而当时伊利昂在读到一旦被异形俘虏,那么俘虏间该如何交流以及共同越狱逃跑的时候,他甚至跟身旁都兄弟们哈哈大笑。
倒不是在笑别的:黑暗灵族的残暴可谓人尽皆知,被他们俘虏后,如果还有逃跑的机会的话,那未免太幸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