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
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
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说实话,当这两种悲观的假说大行其道的时候,其实真正的智者,都无一不在摇头叹息。
当今的世界上,虽然是有很多的问题,即便是用物理方面来解释,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物理学依旧是支撑着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阶梯之一,毫无意义的否定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
在没有射手和农场主存在的证据的时候,就这么凭空捏造一个射手和农场主的概念,然后说现在的物理学是有问题的,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想法。
这叫空想物理学。
而实际上,物理学只有实干,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有的物理理论也只是对目前已知实验现象的有效理论,谁也不保证将来会有什么新发现。
就这点来说,即便真的发现了射手和农场主的证据,那么物理学也会去研究射手和农场主到底遵循什么客观规律。
展开来的话,认为物理学“不过是”统计学的,只是在用一种恶劣的方式使用语言,来打击人类探索宇宙的信心。
因为说这话的人无非是看不惯当代物理学的话语霸权,以及是单纯的悲观主义者,或者是文盲而已。
然而物理学的话语霸权是历史的进程和物理学家们个人的奋斗决定的,并不是几句废话就能剥夺的。
射手和农场主这两则故事描写的甚至连统计学都算不上,而且单纯的宗教。
仅对现有观测结果就将空洞和饲料归为神的恩赐这是宗教的典型特征。标靶上的科学家应该会做进一步观察,得到空洞是被子弹打穿的结论,然后在知道自己的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标靶,最后再想尽办法在标靶被摧毁前逃出去。
实际上在《三体》小说之中,第一部中就有对比详细的描写,那就是三体文明制造智子时出现的魔眼。
微观世界中文明不甘自己的世界被三体毁灭,尽亿万岁月制造了魔眼反击,虽然他们最终失败,但是也对三体造成了一定威胁。
换成火鸡也是临死前琢了农场主一口。
而科学是需要各种解决方案的。
若是一个理论如果不具备任何解决问题的价值,那它就是一段废话,即使它可以解释足够多的事物。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