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60章
时间过的飞快,好像春耕还没过去好久,夏天就来了。
公地里的庄稼就两眼没看着就过了头顶。
小河里孩子多起来,叫着笑着闹着,声音随着山风传出去老远老远。
山青了,草木繁盛, 成群的小鸟在空中飞翔。
庄户们开始在地里搭杆子建稻草人,这是用来防鸟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草原沙化,这缘于建国初期到五六十年代的狩狼行动以及无限制的农耕行为。
六十年代初,我国不得不大量从毛子进口麻雀来填补国内农业地区的自然需求。
现在我们在国内看到的麻雀基本上都是来自毛俄的移民,或者中俄混血,早就没有本地雀了。
……
稻草人身上的破烂衣服塑料布在风中舞动, 火辣辣的太阳当空晒着, 草叶都蔫了。
四野里知了,蝈蝈和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好像是在比赛。
树林里不时传出几声婉转动听的鸟鸣,却看不到鸟雀的身影。
张兴军带着张兴龙在高梁地里钻。
张兴军兴致勃勃的仔细观察寻找着,张兴龙无精打彩的跟在后面:“哥,我想回屋。”
“别吵吵,找好吃的呢。再闹几削你哦。”
“都找半天了根本都没有。要不去河边玩吧?还凉快。”
“还去河边,你忘了你发烧肚子疼啦?惹我姥削你是不?”
“我不下河。”
“不下河也不行,今天找乌。”
乌就是没得到授精的高梁,长不出高梁穗来,只有一根黑色的棒尖,有点像芦苇棒。
小哥俩今天运气不好,找了大半天只找到三根。
坐在地边的石头上,张兴军想了想,分了一根给张兴龙:“下午咱俩去抓蝈蝈吧?”
张兴龙接过乌看了看哥哥:“我不想去。我抓不到。”
“你真笨。”
现在小哥俩身高体型都差不多,长的也十分相像,就是老大要黑些,老二特别白。晒不黑那种。
老二不仅长的快身高追上了哥哥,而且比哥哥有劲儿, 就是下盘不稳,老爱摔跟斗。
“咱俩还有个小弟你记着不?”
“嗯。”
“你说爸妈怎么不把他也送姥家来呢?”
“不知道。”
“你就笨死吧你。等我爸来接我回去上学就把你自己留这,让你不陪我玩,到时候你就自己天天在屋里猫着吧,想玩都没人陪你。”
“我睡觉。我和猫玩,还有狗。”
“没人给你抓蝈蝈。”
“你抓了也没给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