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邹长春和陈宝华联名举办的收徒仪式就在邹氏正骨医院举行,新盖起来的邹氏正骨医院里面有一大一小两个会议室,大会议室可同时容纳数百人,小会议室也能容纳百余人。
这次的收徒仪式虽然很隆重,但其实参加的人到不是很多,因而只是在小会议室里进行。
参加仪式的人除了邹长春原本的十几个徒弟,还有医院里的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及各科室的主任外,就全是东南各省内著名的中医界同仁了。
华夏的中医受到西医的严重冲击,虽然现在越发的势微,但是凝聚力却要比原本闭关锁国时强出了许多,像邹长春这种大师级的人物不论有什么大事小情,只要打声招呼,保证从者云集,很少有人会不给面子。更何况还有一位宝华堂的方剂大师陈宝华联名收徒,这些人就更加不会错过。甚至还有几位和陈宝华走得较近的京城中医界的人物,也专程坐着飞机飞抵沙门,来参加这个仪式。
其实这些人一来是给陈向南和邹长春面子,二来也十分好奇,不知道这个江少游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劳烦陈宝华和邹长春两人联名收徒!
要知道,中医和西医不同,如果说西医是流水线成批生产制造出来的,那么一名合格的中医就是手工作坊精雕细琢出来的了。
一名西医老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名学生,一名学生也可以同时有很多老师。但是真正的中医却不同,真正传统的中医往往都是一个师父教一个徒弟,一带就是几年、十几年,经过精心的栽培才能够正式出徒。
虽然现在中医学院同样可以批量的制造中医人材出来,不过像这种方式教出来的中医却并不被那些真正传承的中医流派所承认,在他们眼里,中医学院里出来的中医最多只能被称之为医匠,他们甚至连诊断方式、开方的流程都已经被教条化了,这还能算是真正的中医吗?
无论是陈宝华还是邹长春显然都是传统中医流派的代表人物,象他们这种大师级的人物能收一个人为徒,那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了,和别人共为一徒之师,这是很难让人想象的。
而他们今天居然要联名收一个人为徒,那这个人得是什么天纵之材,才能让他们甘心打破这个传统的规矩呢?
看来这些徒弟私下里早就已经商量好了,就等着在这种时刻当着外人的面把这个矛盾揭开,邹长春如果强行镇压,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那样一来必然会让所有徒弟和他离心离德,再没有修复关系的一天了。
打个比方说,如果许正业那个宝贝儿子要是在外面开家诊所的话,就绝对不能在牌匾上写出“邹氏正骨”这几个字,否则就属于是侵权的行为,用传统的说法就是以旁压正、欺师灭祖!
“不错……”这次又是一个矮胖子中年人站出来说:“我听说小师弟好象是在针炙方面颇有几分造诣,不过那也最多只能证明他在针炙方面天赋比较高,可未必真是正骨方法的天才啊?至少到现在为止,他在正骨方面还是一无所知吧?师父佻这样就把他立为衣钵传人,请恕徒弟心里不服气!”
接下来,邹长春那十几个徒弟一一发言,基本上所有人的论调全都十分一致,反正就是不服气这个小师弟,不同意邹长春这么草率地将衣钵大任传给江少游。
邹长春这一声明,再次引起了在场那些观礼的宾客们的一片哗然。
原本许正业等这些邹长春原来的徒弟对江少游就很看不惯,这时候见师父在收他为徒时竟然特地把老规矩都给改了,就更加各个心里不是滋味。要知道中医传承最讲究规矩礼仪,他们当初进门的时候,哪一个不是经过三叩九拜,才成为邹长春的徒弟的,怎么到了江少游这里,就要与时俱进了呢?
所以说,邹长春就算再怎么看重江少游,却也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彻底寒了所有徒弟的心,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弟子当着同行宾客的面对江少游的能力提出了质疑,邹长春要是不顾他们的意见,仍然如常立江少游为衣钵传人的话,这些弟子恼羞成怒起来,直接带着各自的嫡系人马辞职离开邹氏正骨医院,那么他这医院也只能立刻关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