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两盒没有,给一盒吧!要知道我这一盒五块呢,够你们买四五盒烟抽。”杨庆华皱起眉毛,兜里摸索了一遍,掏出一盒香烟递去。
“哈哈,多谢老板,恭喜早得贵子,人财两旺。走了…走了……”
有一个领头模样的乞丐伸手接过香烟,随口唱了个喏,然后把手一挥,领着其他人飘然走开。
“这些家伙鼻子到灵,直到找你要喜钱。”陆仁看了一出好戏,笑道。
“今天在这里请客,也没有贴喜字,也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一口咬定这里在办喜事…陆仁,怪不怪?”杨庆华转身对陆仁说。
“这不奇怪,人家就是干这行的,讲究的是眼明心亮,从门前一走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进入新世纪以后,要饭这种行业逐渐消失了,或者说从城市里退出。
陆仁也是很长时间没有看见这种情况,乍一发现,颇感新奇。
“在我老家的镇子上,到是时常可以见到。都是些好吃懒惰之徒,不愿意下地干活,也不愿进厂打工,整天的在镇子上窜来窜去,混个温饱。”杨庆华有感而发。
“我发现这些乞丐也随行就市,和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有很大关系。比如我曾经跑车时去过一个乡镇,在那个地方,这种要饭的人成群结队,颇成气候,不下一二百人。”
“哦,你说的是哪个地方?还有这种奇葩的事情。”杨庆华顿时来了精神,追问陆仁。
“我要是说起来,你马上就会知道,就是xx乡,那里乞丐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一年365天,只要你舍得下脸面,几乎天天都有人管饭,甚至还有酒喝。”
“还会有这等好事儿?你不是说笑吧。”杨庆华觉得陆仁似乎在说笑话,仔细观察后又不像。
“刚开始我也不信,可是事实胜于雄辩,我曾经在那个地方呆过几天,亲眼目睹了这种现象,也是暗暗称奇。”
“总有原因吧?”
“原因其实很简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那里的人格外喜欢举办各种名目的宴请。比如生了孩子要办满月酒,过了周岁要请客庆祝,六岁办入学宴,十二岁要过客,考入大学要大办,参军,买房,盖房,婚丧,过寿……简直是数不胜数,杨老师…如果每个月只挣一两千元,恐怕还不够送礼的。”
“也太夸张了吧!不过,真像你所言,那要饭的日子简直是赛过活神仙了,不劳而有收获,只怕人会越聚越多…难怪,难怪。”杨庆华好像第一次听人这么说,真的是惊讶不已。
“赶明儿个哪天有空?我带你去开开眼界,真是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由于工作的关系,陆仁时不时的还会经过那里,那里的乞丐和别处不同,个个精神饱满,红光满面,几乎形成了一个行业。彼此之间相互联络,一家有喜,百丏齐聚,让人膛目咋舌。
“你这么一说,还真想找机会看看。”杨庆华露出向往之意。
闲话少说,陆仁与妻子谭睿回到家中,暂且休息不提。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