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但是,俗话说得好,“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班组就有那些极度自负的职工,他们对自身的能力评价过高,而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于不切合实际,在工作中总喜欢强调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他人和集体的力量。
就如同在足球场上,一些自负的球员那样,并不与其他队员配合开展攻势,而只想着一个人运球,就直接运到对方的球门里,但是,这种机率可以说太低太低了。
每名职工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没有相当的自信,一般是来源于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认识,如果能够充满自信地开展工作,就意味着对自己工作能力、工作手法的信任、欣赏和尊重,意味着对工作胸有成竹、很有把握。
但是刘群也深知仅仅凭借着盲目自信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他也在日常不断地加强业务培训、业务竞赛,经常性的开展一定程度的班组职工的业务小竞赛,让大家真正从深层次上了解到客运服务工作的本质所在。
其实每名职工都有着自己的优势资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刘群引导班组职工,以切合实际的期望值来要求自己,不要要求自己完美地掌控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或者打败所有工作上的竞争者,如果一再要求自己表现的完美无瑕,那么内心就会越来越焦灼,反而会让自己的工作处于被动。
刘群善于发现每一名职工的进步,比前一段时间、比上一趟车,甚至于前一个班的进步,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小成绩,比起原来的自己有了哪些进步。来引导班组的职工将关注点放到工作中有进步的那些方面,如果每趟车、每个月都在保持进步,那么班组的整体工作就会因为个体的不断突飞猛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
有句话叫作“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刘群不断指出职工的小进步,职工们就会把小进步逐渐演变成日常的行为习惯,把大进步当成工作目标来完成。
比如研究生列车员王蒙蒙,从一开始的眼高手低、抵触工作,甚至一度想到要辞职不干,而发展到现在的班组骨干,一路走来,和刘群经常性地指出他工作上的小问题、肯定他的小进步是分不开的。
就如王蒙蒙在一篇日记中写道:
“在工作中,难以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有了问题不直接面对,而是选择逃避。
作为新职工,是不可能完美地进行各项工作的,犯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某些方面做不好也是情有可原的,但犯错时,或遇到做不好的工作时,如果选择了逃避,那错误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做不好的工作依然做不好。
如果能在犯错或做不好时,及时地接受批评和开展自我批评、学习老师傅的好方法,补上自身工作中相应的不足,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再犯错,也把原来不会做的工作学会做了,那曾经的困难都不再是阻碍,自然各方面的工作也就前进了一步,个人素质提升了一步,班组整体工作也会上一个台阶。”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