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可见,导致销售业绩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商高,而是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这一事实是许多推销人员所忽视的。
大家也知道,我们列车商品销售工作是一种强度很大的工作,需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也很容易遭受挫折的职业。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受到冷落、拒绝、嘲讽、挖苦、打击与失败,每一次挫折都可能导致情绪的低落、自我形象的萎缩、意志的消沉,积累起来,最终会影响我们业务的拓展,甚至有些同事,跑一趟车就干不下去了,所以干脆辞职不干。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推销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第一要件,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是绝对做不好这个职业的。
我认为,强烈的敬业精神是推销员的首要条件。表现为推销员对工作有所作为的强烈渴望,对高薪的执着追求。
正是在这样强大的精神动力下,会激发出我们的万丈雄心。帮助我们跨过沟坎,越过高山,达到胜利的顶峰。
推销工作艰难、易受挫折,唯有这种热切的‘渴望’才能激发出推销员自身的潜能,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一个个挫折中,学会笑着去面对,真正作到压力越大,潜力越大。
我认为,不论是作什么工作,每个人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正确性,也相信自己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职业,并且可以在这个职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个人都需要自信这种心理素质,而作为一名推销员,自信显得更为重要,这是推销职业的敲门砖。
如果一名推销员缺乏自信,这基本上是致命的。推销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是要去说服旅客接受你的观点、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过程就是推销员与旅客意志与意志的较量。
如果缺乏自信,推销员是没有底气的,是很难去感染、打动旅客的,更不用说来说服旅客购买了。自信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同时也是在不断的工作经验积累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在我们的列车推销工作中,推销员的心理角色定位一般会有两种:乞丐心理和使者心理。
存在‘乞丐’心理的推销员认为,推销是在乞求别人帮忙完成工作,把自己手中的商品卖出去。如果拥有这样的心理,推销员在顾客提出反对意见时,会心存胆怯,禁不住会下意识地想到交易将要失败,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也会在众多旅客的一再提出异议下消失殆尽。
而存在‘使者’心理的推销员,则认为推销工作的过程表面上是‘卖’的过程,而本质上却应该是‘买’的过程,即推销员自认为是在帮助旅客买到合适的商品,是顾客的好参谋,是光明的使者,会给顾客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并解决旅客的问题。
推销员在‘使者’心理暗示下,更容易将自己推销出去,取得顾客的信任,,即使是一再遭受拒绝和异议,信心也不易丧失,更不会失去推销的勇气。”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李一学面不改色心不跳,像没事人一样,看来,日常的历练让他不但心理强大到极致,肺活量和嗓门也都强于常人。
最后,他用一句网络语言结尾:“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要想成功,只有三句话:坚持、不要脸、如果还不行,那就坚持不要脸,终会成功!”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