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你们看,段上都这样做了,你们作为列车长和党支部书记是不是也应该效仿一下呢?
比如说,刘车在做出了考核决定之后,对这名职工进行一下回访。让广播员说出心中的疑惑甚至不满。而对方倾诉之后你是不是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解释说服?
甚至于和职工进行换位思考,请他站到列车长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他是列车长应该如何面对呢?
这样是不是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也不会有后续的一些麻烦事情呢?
我们段党委就曾经制定过党支部书记谈心工作就是,要对几种情况做到重点谈心、必须谈心。其中就包括对受到处分受到考核的职工是必须进行谈心的。
这一点我认为,从党支部书记的角度出发,你们两位存在一定的疏漏。就像在日常的作业过程中一样,如果存在缺项漏项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后续的麻烦,甚至于造成事故。
现在党支部的谈心工作出现了漏项,所以导致职工的不满情绪,从工作岗位带回了家里,你们站在这名广播员的角度考虑过问题吗?
管理学上有一句俗话叫做打一巴掌揉两揉。
意思就是说,在管理工作中从严管理和宽严相济要结合进行,严管有时并不一定能够出效果,有时会让职工产生逆反心理,于事无补。考核是管理手段,但是也不能只考核。
在考核职工的同时要扪心自问,考核达到了教育被考核者本人和其他职工的效果了吗?
法西斯式的管理,不可能让职工心服口服,严要有度。在职工发生问题时,也要区别对待,对于不听指挥的职工,必须要先打一巴掌,也就是要进行考核,这时候千万不能舍不得打,不敢打,不愿打听,任其发展。
但也要发现职工身上的闪光点,或者说考核之后要进行说理教育,在进行处罚的同时,也要肯定成绩,也就是说,在打完巴掌之后要揉两揉,不要吝惜揉,不想揉。
这个揉并不是说,就是要弥补打完巴掌后的痛楚,让职工不疼,甚至忘了考核这件事。
揉就是中医上讲究的活血化瘀,把考核的目的性,说清楚、讲透彻,从而把这一巴掌的效果散开来,融入到职工今后的工作当中。
其实对于有些职工来说,我们想要转变他,也可以先揉两揉,再打一巴掌,他往往更容易接受这个考核。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无是处,没有一点长处的,这一点列车长在管理考核中要认识到。
既要指出对方的缺点,也要对对方的优点进行正面评价。切勿把职工推向‘我什么都不好,反正已经是这,干脆破罐子破摔,大不了我调整一个车次,调整一个班组,不在这儿干了’的对立境地。
‘打一巴掌’可以由一名车长进行,而‘揉两揉’由由另一名车长进行,两名车长分工合作,配合地将这项工作进行好,让职工既挨了巴掌又不至于非常抵触,而别的职工只见到不听分配的职工挨了巴掌,却见不到揉两揉。
既考核了职工,又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同时还让其他职工受到了教育,这样才是考核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