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第321章 公子,本王赶着去边关(16)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21章 公子,本王赶着去边关(16)
钱浅的主意可不是她自己发明的,她的方法来自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妇救会。边地苦寒,如果要在寒冬季节保持士兵的战斗力,必须有御寒的军服和足够的军粮,可是兵部的冬饷迟迟不到,她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钱浅想过了,军装复杂,就算请人另做也来不及,可是一件披风却是普通人家的男人们都可以做的。
秦城是边关重镇,出关的客商都要从此经过,因此是个挺繁华的大城。秦城守军里有一大部分是本地居民,在当地有家有口。本地民风开放,许多男人也肯出门做些小生意,因此钱浅倒是很容易找到廉价的劳动力帮她做披风。
结实的粗布和旧絮做成的披风,造价低廉,但是临时应急御寒是够用的了。再加上钱浅那两百车带壳的粗粮,连壳磨粉,做成干硬的粗麦饼,发给每个士兵。
不要小看这粗硬的麦饼,有时候,一口清水,一口麦饼,在战场上就能让一个士兵继续保持战斗力。
就这样,那年冬天,秦城守军就靠着钱浅的粗麦饼和旧絮的披风熬过一日又一日,艰难等待着冬饷到达。
靳海樱几封奏章加急送去京城,不停地催着军粮,可惜一直到了11月底,冬饷还在半路没有运到,秦城守军却提前遭遇到了匈奴围城。
这一年的冬季尤其难熬,几场大雪过后,匈奴的牛羊损失严重,匈奴单于迫于压力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攻秦城,抢物资。
因为天气条件实在恶劣,部队又缺乏物资,靳将军不敢随意出城迎敌,于是做出了封城死守的决定,除此之外,她向三百里外的旸谷关紧急发出求援,希望旸谷关可以紧急出兵驰援秦城。
“好!”钱浅点头:“就十天!月染去收集雪水,煮化后从城墙上浇下去,这种天气滴水成冰,滑溜溜的墙面怕是不好架梯子。”
“十天!”凌晨卿语气中有种破釜沉舟的意味:“让我指挥,有把握灭掉三成攻城士兵。”
靳海樱虽然不放心,但终于被钱浅劝走了。她走后,钱浅招呼凌家亲卫将草人搬到城墙上摆好,又在草人的腰上拴紧结实的麻绳。
草人借箭,这个主意来自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围城战争,钱浅盯着她的草人犹豫了一阵子,也许她放下草人的时候应该多少弄点动静出来?万一匈奴人特别傻呢?
只要她的运气足够好,钱浅想,用这几个小段子照猫画虎操作一下,保命是够用了。
钱浅静静听了半晌,突然开口问擅长弓箭的凌晨卿:“晨卿表姐,用最好的弓箭手,耗光城内箭矢,最多能坚持多久。”
第十天,凌晨卿果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她的弓箭队射空了最后一个箭袋,城墙外的地上,堆满了匈奴人的尸体。这些勇敢的士兵,就靠着粗粝的麦饼,一点清水,再加上一件单薄的夹披风,在城墙上足足坚持了十天。
那天吩咐过夏月染浇雪水之后,钱浅再也没有上过城墙,她正忙着组织军属民夫扎草人。马匹的粮草不能动,钱浅将部分居民几家一组的合并,集中在一起居住,将空出来的屋子都拆了屋顶,她需要用到屋顶厚重的茅草。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斥候接近城墙时恰好看见一排一排身着黑衣的人影正在缓缓从城墙上降下来。
那斥候顿时以为秦城守军出城偷袭,她果断跑回去汇报了这一消息。匈奴单于冷冷一笑:“从城墙上降下人来偷袭?那就让她们有去无回好了!传令下去,放箭!一直射到天亮!”
“没有箭了!”这是凌晨卿见到钱浅和靳海樱的第一句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