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妮娜天真地点了点头。
罗振强小组到达后,飞机已经打开舱门迎接他们。可是,李晓宁小组还没到,还不能马上起飞。
罗振强狠命砸开了已经变形地舱门。然后把跳出来。紧接着把队员们一个个拉出来。
哈桑镇静地问道:“现在怎么办?拿地图来,看看我们应该往哪边跑?。”
“以后能记得我吗?”哈桑“深情”地问道。
罗振强说:“用工兵铲在下面的土里挖一个通道,从下面钻进去。”
那名护卫说道:“偷越国境,到巴基斯坦去。”
罗振强认为进入涵洞只有两种方法,第一,从通风口进入。这样的涵洞,通风口都很大。第二,就是通过涵洞门进入。罗振强与其他队员研究决定:直接从涵洞的门进入。这样的危险系数小于从通风口进入。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穆斯林真主党”的恐怖组织基地,枪声渐渐地平息了。剩下的时间里,主要工作就是清剿和破坏一些小洞穴,彻底摧毁这个恐怖基地。
哈桑不慌不忙地,从容地一个人走过了,他冷静地说:“赶紧逃吧,如果你们不想现在就死的话。”
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了。罗振强的耳机里终于传来了李晓宁小组快到接头地点的消息。于是,飞行员发动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引起了哈桑等人的注意。
按照分工,罗振强小组则是尽快撤退到与直升机约定的地方,接应李晓宁小组。
另一个护卫抽了抽腮帮子说道:“还有一条路呢。”
因为跑得太猛,妮娜流血不止,脸色白得像纸,哈桑心里明白,妮娜走不了啦,就要流产了。哈桑开始觉得带着她走,本来就是一个错误。他决定要甩掉她。于是,他俯下身来,亲切地亲了亲妮娜的脸,问道:“亲爱的,跟着我的这段时间幸福吗?”
机舱里已经进烟了。飞机开始降低速度,下降高度。由于有夜视镜的帮助。飞行员选择了一个山的鞍部降落,经过一番紧张的操作,终于着地了,但是速度还是过快,队员们被甩在了机舱一角,李晓宁和阿孜古丽的身体挤压在一起。有几名队员受了轻伤。
反恐特别支队、武警、边防战士同时出动,他们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向“穆斯林真主党”的大本营合围,临时指挥部的原则是:先消灭反抗的,然后清扫每个角落。在基地四周,都布置了狙击手进行拦截漏网的人员。
罗振强退回来与李晓宁简单碰了个头,李晓宁同意罗振强的提议。于是,李晓宁带人进入涵洞里,他们在转过两道弯以后,终于找到了堆积如山的爆炸物,在放置了不可解除的定时装置后,他们快速地退了出来。
于是哈桑带着最后十几名恐怖分子从不同方向开始接近飞机。
按照计划,一架直升机这时候已经在接头地点等侯“敢死队”成员。
于是,罗振强命令队员先在飞机周围布设小型的防步兵地雷,防止恐怖分子阻止飞机起飞。
李晓宁小组离开恐怖组织基地十几公里后,还能看到身后的一片火光。
在一个较大的入口处,李晓宁小组还击毙了闻声赶来的几名恐怖分子。与此同时,大涵洞口塌了。由于使用了红外搜寻装置,所以准确度很高。
那些保卫哈桑的恐怖分子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当然,他们是不会走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走,那就是找死,哈桑绝对不会让一个人活着离开。
队员问:“怎么办?”
可是,恐怖分子由于集中火力进行了射击,飞机的前半部突然震动了一下,但还是摇摇晃晃地起飞了。
罗振强也看见了从雪山上突然冒出十几个带枪的人,他立即命令周围警戒的队员准备还击,这时,李晓宁小组也向这边运动过来。罗振强必须等着队员们一个不剩地上飞机。
行动进入了实质的阶段,罗振强开始观察对方的动静,发现每隔三十分钟就有巡逻的恐怖分子走过。看来,他们要全部进入基地只有三十分钟的时间。通过侦察,还发现兵工厂隐藏在大涵洞里。
那名护卫迟疑了一下,还是回答道:“死路。”
“不后悔吗?”哈桑再次问道。
队员们连滚带爬地脱离了这个危险的火海。他们没来得及把随身的物品带下来,包括与临时指挥部联系的卫星定位器。
全体行动,显然目标过大,如果分散开也许相对安全。
李晓宁和罗振强的决心已定,他们开始分散。李晓宁决定,由罗振强带领大部分人员,外加飞行员及两个牧民先走,李晓宁和阿孜古丽带着四名队员,共六人断后。
罗振强等人给李晓宁和阿孜古丽他们留下一些弹药后,出发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