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谢谢!这个不着急。”李晓宁说道,“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先赶紧采取措施控制住局面,因为担心别的地方还会有爆炸。”
周小平摇摇头说道:“不可能是当地农民。如果是,应该留下更多足印才对,但现场周围只有这两枚足印,我肯定这是犯罪嫌疑人不小心留下来的。当时的情况有可能是:他把足印所到之处都焚烧破坏了,自己退到不容易留下足印的公路上,然后跑了。
周小平激动地说道:“根据足印的用力程度,可以断定,犯罪嫌疑人右脚略跛,年龄在二十至四十岁左右。”
田大庆这时候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忽地一下站起身来,急道:“那你还在这儿坐着?”
田大庆摇摇头说道:“不好下结论。”
正如李晓宁所说的,反恐特别支队的技术人员早就开着十几辆探测车,沿着天山市的繁华街道探测可能已经装置的尚未爆炸的炸弹。果然,一个半小时之后,其中一辆探测车在靠近“西疆大学——幼儿园”专线的公交车时,探测到了炸弹即将引爆的“滴滴”声。于是,特工们当即疏散乘客,当最后一名乘客跳离公共汽车十米左右时,巨烈的爆炸发生了,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李晓宁皱眉道:“也许这枚足印与本案无关呢?是当地农民路过那儿留下来的呢?”
李晓宁想了一下说道:“我们反恐特别支队的信息大队有国内最先进的数据库,咱们可以利用起来,用交叉搜索的办法把这个人找出来。”
周小平说道:“那当然有,西疆那么多人,我们数据库里只有几十万人的档案而已,没有的资料,没法比对。”
“你可是我的杀手锏,不到关键时刻哪儿舍得用你啊。”李晓宁笑着回了一句,然后说道,“不过现在就是需要你和你的超级数据库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想找个人,看看你能不能给我惊喜?”
李晓宁说道:“那就赶紧跟数据库比对吧,还愣着干啥?”
“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把嫌疑犯找出来?”田大庆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
田大庆在旁插话道:“这不是问题,咱们用老办法,你划定一个比对范围,我让各地的刑侦部门都参与提取和比对足印,一个一个查,我就不信查不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后,田大庆暗暗抹了一把汗,如果不是李晓宁提前有所布置,那么今天死的就不是十五个人了。心中对李晓宁的厌恶感再次减轻了许多。开始主动跟李晓宁交流起案情来。
田大庆叹了一口气说道:“案情仍不明确,目前,死者的身份已查清,是个下岗女工人,平时人很本分,从未与人有过节,也没得罪过什么人。至于死者的死因,仅凭目前调查的这些线索,尚无法判断,是他杀?是自杀?情杀?是抢劫杀人?都有嫌疑,都不能落实。”
“你认为是一般的刑事案子吗?”李晓宁问道。
原来,周小平一直没有放弃那宗出租车司机被焚烧案。他独自去了两趟出租车案发现场,利用最先进的扫描技术把距离现场百米内的足纹都搜检了一遍,结果,他意外地发现,有两枚足印很特别。从右脚后掌足印深,左脚足印浅的特征看,他断定这个人右脚有脚疾。他还断定,这是两枚牛皮长统靴的足印,从型号上看,应该是三十九码的男鞋。
“三十秒。”电话那头谢尔东快速地说道,同时可以听到飞速敲击键盘的声音。
“维族中年男子喜欢格衬衫,穿硬底皮鞋或牛皮长统靴。”田大庆在旁边说道,“到过现场去的警察里有许多维族人,但没有一人穿牛皮长筒靴,而死者却是汉族女性。”
李晓宁却突然把话题转移到了几个月前的那起劫持并杀害出租车司机的案子上来。那个时候反恐特别支队还没有正式开始运行,所以案子是天山市公安局办的,田大庆肯定知道案情的进展情况。
李晓宁皱了皱眉头说道:“那样做太耗人力了。”
李晓宁问道:“是否有遗漏的,还没有比对到的足印呢?”
很快谢尔东的声音再次响起,“有五十四个搜索结果。”
五十四个结果还是太多了,李晓宁沉思了一下说道:“嫌犯是男性,却只穿三十九码的小号鞋子,身高应该不高,恩,应该是在165cm以下。”
“还有三十七个人。”谢尔东很快回复道。
ps:求月票啊!大家支持个呗。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