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事关重大,李晓宁亲自带队,他把田赛飞安排到清真寺正对面的位置,让他守外围。
哈桑与库尔班故意待在离大门最近的地方,以便不时地观察身边人的动静。
库尔班慢慢踱到买买提面前,他漫不经心地问:“今年的‘麦西莱甫’还是在麦收之后举行吗?”这是接头的暗语!“麦西来甫”是维吾尔语“欢乐的广场歌舞聚会之意”,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以舞为主,配以歌唱,节奏明快,热情奔放。一般在节假日或傍晚休息时举行。
李晓宁把买买提单独叫到一边,说道:“你这样可不行,跟死了老爹似的。你想让哈桑怀疑你吗?”
可书中的女孩为了爱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竟然死了。想到这儿,妮娜觉得周身发冷,一种不祥的感觉猛然袭来,她强迫自己睡觉,不再想这个陌生男人,但她做不到,她沉醉在虚拟的爱情之中。
哈桑与高个子库尔班早已接头了。这段时间以来,他们按照西方某大国的秘密组织的要求,蓄势待发。前几天,哈桑告诉库尔班,他要带他一起见境外来的接头人。
关键时刻,买买提突然胆怯了,他突然把“四楞小帽”上的米黄色麦秸拔了下来,扔掉。库尔班立即明白了:摘掉米黄色麦秸,证明是暴露了。
按照买买提的供述:他此次入境是为了和哈桑接头的,听取哈桑的汇报,同时传达国外上线的指示。
正往这边靠拢的哈桑见势不妙转身就往清真寺里面跑。埋伏在周围的特工一看不远处有人跑动,知道目标在前方,立刻都追过去。
买买提与库尔班对暗语:“秋天的黄昏后。”
李晓宁立刻组织人手在买买提入境的时候进行抓捕。
按照事先所约定的,买买提穿了一件红底格衬衫,下身是西式黑裤,头戴一顶浅蓝色“四楞小帽”,这顶小帽的右上方故意斜插着一根米黄色麦秸,接头人在二十米之外,就能看见那根米黄色麦秸。
李晓宁亲自主持审讯,本来以为还要耗费一番精力才能拿下这位买买提呢。结果一番只是一番吓唬,这位仁兄就乖乖地招供了。敢情恐怖分子也不是个个都是硬汉,在国外面包黄油吃多了,意志力也退化的很厉害。
李晓宁和田赛飞回过神来想去追时,已经被慌乱的人群挡住。
李晓宁的话不容置疑,一阵绝望掠过买买提的内心,他终于决定: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也只得把哈桑出卖了,别的什么都不管了。
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反恐特别支队的学员们顺利毕业,李晓宁通过国安的关系,在天山市找了一个半废弃状态的军事基地改造成反恐特别支队的总部办公地点。
库尔班见买买提对上了暗号,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接头人。他一边警惕地注视周围的动静,一边朝隐藏在清真寺门前的哈桑望过去,哈桑看见库尔班那道目光,知道已经接上头,他信步向他们走过来。
妮娜总是在猜测:哈桑为什么要让我看这本书呢?他是想说,他就是书中那个男主人公吗?那么,我就应该是书中那个与男主人公相爱的女孩了。
李晓宁和田赛飞等人追到清真寺门口,突然失去了目标,面前的男人大都穿着长“袷袢”,谁是接头人呢?由于事情来得突然,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接头人从眼皮底下溜走。
库尔班转身就跑。
李晓宁看穿了田赛飞的心思,微笑着安慰道:“今天出现的情况也是正常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常常发生,别太心重了。如果反恐那么简单,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动了。”
队伍中的维族女特工阿孜古丽上前冲李晓宁说道:“头儿,今晚跟我走吧,我带你散散心去。”
李晓宁欣然同意,抓捕行动失利,队员们的情绪都受影响,去散散心也有助于恢复士气。当然了,这儿是维族聚居区,没有大城市的酒吧、夜店之类的娱乐场所,而且穆斯林是禁酒的,自然也不能喝酒。不过维族人民间娱乐活动颇为丰富,再有阿孜古丽这个向导,也不愁没地方可去。
ps:昨晚喝断片儿了,仅有的两章存稿也用掉了,不过一斗会尽最大努力兑现之前的承诺的。今天仍是双更。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