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就在几人要离开的时候。两个cia特工突然出现在了餐厅,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坐下了。
金丝眼镜悄悄将手伸进了怀中,握住了枪柄。李晓宁则是用眼神制止了对方,他知道那两个cia特工并不是发现了他们的行动,如果是那样,不可能只来两个人,他们这是听说叶知秋要出去转转,所以专门来“护送”的。
按照常理,特工们的监视力度在午夜时分是最弱的,而实际上这些美国人的防卫工作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却是真正最疏漏的。因为他们在晚间对酒店的监视过程当中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到了中午反而最为疲劳,而且他们这个时候还赶上吃饭时的换班,只要掌握这个时机,拿下叶知秋的困难不会很大。
金丝眼镜打开微型录音机,里面播放出事先处理过的叶知秋的声音,“这样吧,小宋,今天天气也不错,我们出去转转。”
顺利地骗过cia的窃听人员,李晓宁和金丝眼镜出了叶知秋的房间,两个人左右架着叶知秋,坐电梯下到底层的餐厅。
“进来吧,门没锁。”里面答道。
到了晚上,李晓宁又和联络员碰了头,他已经把四个帮手给李晓宁带来了。和常人想象的有很大不同,这四个所谓的外勤特工,不仅不是满脸横肉、身高过丈的大汉,看起来倒有几分书卷气,显得和常人没有太大的不同,而且他们的年纪也不小了,看起来都已过三十。
李晓宁和金丝眼镜一起从楼梯间走上顶层的套房,敲了敲门,“叶总,我是小宋,我和小梁来给您送文件了。”
放倒叶知秋后,李晓宁故意大声说道:“叶总,这是您要的文件,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或许是因为cia不能有幸参加对美国总统的保卫工作,或许是因为这些特工们更习惯于跟踪和监视这样的进攻性的工作,反正从李晓宁的角度上看,cia的设防是不够严密的——直接派在酒店周围的特工从来没有超过五个,而且被李晓宁轻易地识别了出来。
“好啊,叶总。今天天气是不错,不过快到吃饭的点了,要不我们先去吃了饭,再去走走。”李晓宁继续演着戏,没法子,这屋里由cia装的窃听器,必须得演戏。
第二天上午10点钟,李晓宁重新化妆之后,西装革履地走进四季酒店的大堂,用现金支付开了一间叶知秋随行人员住的那一层的房间。之所以用现金,主要还是为了防止美国情报部门的后续调查,在现代这个社会,特别是像美国这种发达国家,只要你使用信用卡之类的电子产品,不出半小时,人家就能把你祖宗八代都查个底朝天。
“算了,最近他们一直在熬夜,年轻人觉多,让他们好好休息吧。”金丝眼镜播放完这句之后,摁灭了录音机。
尽管所有的间谍机构的特工们在入行后都要学习射击、格斗、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等技巧,但是长期的办公室工作和各种策反、监视工作对于暴力技巧的要求都非常有限,因此多数间谍工作后就迅速失去了这些技能。在克格勃中流行着这样一句俏皮话:我们的主要武器是三p—钢笔、酒瓶、方向盘(这三个词在俄语中第一个字母均为p)。事实上,cia的特工们也是如此,除了从美国军队退役官兵当中招募的准军事人员,他们的战斗技能也退化的差不多了。因此有四个职业外勤特工的帮助,对付这些身手生疏的cia特工,李晓宁还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
“要不要通知小王他们?”李晓宁按照事先的剧本有条不紊地进行。
顺利地清除掉了外围人员,现在是去逮捕叶知秋的时候了。
当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外面的时候,李晓宁和金丝眼镜迅速拔出麻醉手枪向那两个cia特工开了枪,然后趁乱架起叶知秋冲向餐厅后面的厨房,在撞翻几个厨子和餐具后,艰难地跑到酒店后门。
酒店后门外听着一辆道奇suv,众人上车,开车一路狂奔,冲出纽约市区,在郊外和早已等候的联络员接头。
几个人换乘联络员重新安排的汽车,开往纽约郊外的一个小型私人飞机场,在那里直接上了一架私人飞机,飞往数百公里外的俄亥俄洲的坎顿。
在那里,有一家农场,是国安的安全屋。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