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两个法院院长是一脸的不舒服,心说这个李晓宁年纪轻轻的怎么这么狡猾?人家曹市长明明说的是你李晓宁通过舆论曝光红星商场的事情导致了社会不稳定,结果李晓宁轻轻一句话就把概念给偷换了,变成了社会不稳定是发生在曝光之前。他李晓宁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在维护社会稳定。
事情很快惊动了市委市政府,薛国平因为事涉黄真,所以故意没有出面,市长曹健权则是很雷厉风行地召开了专题工作会。开发区书记张玉强、区长张辉、区法院院长刘晓、市法院院长谭洪亮都被叫了过去,李晓宁作为这场事件的始作俑者自然也是参会人员之一。
听了李晓宁的话,与会人员表情各异。
其实这些人在这场事件当中根本就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大家伙主要是借题发挥,表达对社会不公、吏治**等现象的不满和怨恨,纯粹是以发泄为主。
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越来越小。表面看起来华夏国现在经济总量很高,但其中真正属于百姓的占比并不高。二是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农大众收入偏低。财富越来越多地向企业高管集中,而广大职工却没有相应提高收入和福利。三是权力资本的暴利在扩大,而中小企业普通民众的盈利空间被挤压。由于体制改-革滞后,对权力没有形成有效约束。不少官员或通过审批项目和提拔官员大举敛财,让拥有官股保护的企业获得暴利的同时,却使通过正常渠道办事的普通守法企业步步艰难,使社会的整体运行效率大大降低。
事情的发展甚至有点儿出乎李晓宁的意外,他没有想到市民的反响比他原来预料的还要激烈,甚至还发生了几次规模不大不小的抗议示威活动。
张辉则是一副恨的牙痒痒的表情。心说你李晓宁愿意折腾你就折腾呗。干嘛还非拉着我下水啊?瞧李晓宁说的那意思,他这么做完全是在执行自己这个区长的安排。不过他也是有苦说不出,因为这活儿本来就是他安排给李晓宁的。本意是难为难为李晓宁,谁想到现在变成了难为自己了。
像现在滨海都市报报道了红星商场的事情之后,滨海市的市民便找到了一个发泄心中压抑的宣泄口。大家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对黄真进行口诛笔伐起来,有个别一两个知道“内情”的,更是在其中散播着所谓的“内幕消息”,于是大家的攻击目标又多了一个薛国平。当然,对于市委书记的攻击,只能是私下的。
张玉强则是一副暗爽的表情。他其实来之前已经做好了要帮李晓宁承担错误的准备的,没想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现在的李晓宁已经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一往直前,不顾后果的李晓宁了。现在的李晓宁开始懂得耍滑头、玩阴谋了。看来不用自己出马,李晓宁自己就能应付这个局面了。
面对着李晓宁的慷慨陈词,刘晓坐不住了,他忽地一下站了起来:“李助理,你的工作职责中好像不包括政法这一块?”
李晓宁冷冷一笑:“刘院长,你意思是不是说,我管得太宽了?”
曹健权敲了敲桌子,沉声说道:“吵什么?把这儿当成什么地方了?刘院长,你坐下,听李区长把话说完!”
李晓宁又说了起来:“我亲自去过红星商场,我不敢说我看到的都是真相,但是起码我知道我看到的是什么。红星商场的总经理于文华同志在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一分钱工资都没有,带着近千名职工苦熬岁月。在法院判决下来之前,于文华同志一直做工作,不但没带头搞过群-访,还制止了好几起群-访。是区法院和市中院的狗屁判决,把于文华同志逼到了第一线!于文华身为红星商场党总支书记兼总经理,带着群众搞群-访当然是错误的,性质也许还很严重。但是,没有于文华,也许乱子会更大,也许工人们早就冲进黄真的巴黎春天商场打砸一通了!所以,我觉得问题根源其实就在这狗屁判决上面。”
ps:哎,头晚不努力,周末不得闲啊。欠更补上,补上。话说今晚还有应酬,该怎么办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