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会会大陆妹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东城的国营饭店里, 厂长们都要请成果上坐。
“我哪能坐在上坐呢。”成果笑着摇头,转身把头发花白的那位老厂长请到了上坐。
大家请她上坐,是尊敬成果。
但成果却不能不顾长幼尊卑的坐到上坐上,那太不懂规矩, 也太膨胀了。
成果这个谦让的举动, 也让这些厂长对她的好感多了几分。
懂礼貌、有能力的年轻人, 是个值得称赞的好年轻!
国人在饭桌上谈生意,总喜欢酒过三巡, 等气氛变热闹了才开始。
菜端上桌,成果也是真饿了。
和了韭菜的鲅鱼饺子, 在拌馅儿的时候加了花椒水压制腥味, 又提了鲜味儿,成果很喜欢吃。
那些厂长看她是个孕妇,虽然吃的美滋滋,但是吃饭的动作却不粗鲁, 看着斯文,于是所有人都脸带笑意的看着成果吃鲅鱼饺子。
“成老板, 还有象拔蚌煮的粥, 这个对孕妇好, 你也多吃点。”
东城靠海, 老百姓平时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海鲜。
八十年代交通和运输都不发达, 没法像21世纪那样用飞机空运海鲜。
所以很多内地人民,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海鲜。
在八十年代, 想吃最新鲜的海鲜,还得来靠海的地方, 才能吃到各种各样的海鲜做法。
平时这些厂长也挺节省的, 因为好的海鲜对他们而言也挺贵。
这也是和成老板一起吃饭, 为了招待好成老板,上的都是比较高档的菜。
尤其这象拔蚌,一个得要四五块。
这些工资只有六七十的厂长,平时真舍不得吃。
也就是看成果是个孕妇,象拔蚌对孕妇好,这才给成果单独点了一份。
象拔蚌的肚子煮粥,其他软嫩的部位就白灼,沾上一点国营饭店大厨亲手调制的酱油醋汁儿,真是鲜的不行。
成果吃了一盘饺子和一碗粥,当她放下筷子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所有人都面带笑意的盯着她看。
成果一瞬间有点尴尬。
那些厂长却笑着说:“成老板再来点清蒸鲈鱼和虾,这个对孕妇也好。”
大家都想让成老板吃好了、吃美了,心情舒畅的时候,才能谈羽绒服的生产方法啊!
成果这会儿吃的有八分饱,但是大家的热情也不好拒绝,于是一边剥虾,一边对围在她面前的厂长们说:”大家也吃啊,咱们边吃边聊。”
大伙儿一听边吃边聊,顿时来劲儿了,觉得这个成老板做事真敞亮,一点都不扭捏。
成果有啥好扭捏的?
这羽绒服做法既然要教给这个服装厂,那她就不会装模作样的来为难这些厂长。
无论前世今生,成果做生意都讲究一个诚信和干净利落。
既然成老板开口了,那大家也不能装聋做哑,一开始说好了可以付出代价来拿到羽绒服的做法。
于是被大家推崇出来的那个老厂长,就代表的各位厂长开口了:“成老板洒脱爽快,我们也不会让成老板吃亏。”
老厂长看着成果:“我们每个厂子愿意付钱从成老板手里来买这个技术,不知道成老板想要多少钱呢?”
老厂长一问出口,其他厂子的老板全都紧张的看着成果。
因为大家都还记得,成果开口向窦家要一百万的事儿。
在成果没说话的时候,大家额头上都冒出了冷汗。心想如果这个成老板要一百万,那是杀了他们都拿不出来的。
但是拿不出一百万,大家还是把诚意做主了,让成果自己开口。
如果价钱合适,厂子里能承担,那大家二话不说都会把钱掏出来。如果成老板要的钱太多,厂子承担不起……
“咕咚”
所有厂长都看着成果,紧张的咽了咽口水。
心想如果成老板要的钱太多,他们再想想办法,再和成老板聊聊……
“我开口说个价?”成果指着自己笑。
“对,成老板开口说个价,我们能承担的话,绝对不会和成老板扯皮。”那个老厂长开口。
自己的开口的话,要多少钱好呢?
成果也在思考,要100万?那肯定不现实啊。
有的厂子小一点,一年都赚不到100万,成果这么要,那不是逼对方破产?
但是羽绒生产技术是成果拿出来的,她要是白送出去,成果肯定不愿意。
她是商人,一切以利益为主。
成果想的有点久,那些厂长的虚汗就流的很多。
就连那个活了大半辈子,觉得人生已经没有风浪能让他改变脸色的老厂长,也变得很紧张起来。
所有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成果,等着成果的答案。
“这样吧,我不要钱,免费把羽绒服做法教给你们!”
紧跟着成果的话落,那些厂长都惊呆了:“不要钱,这咋行?我们不能白拿成老板的技术和设计啊。”
那个老厂长也看着成果说:“成老板,你要思考清楚,我们是真心实意想和你做生意,而不是来占你便宜的。”
大家都是有良心的商人,坑蒙拐骗的事情不能做。
“对,我想清楚了,但是我也有个条件。”成果笑着说。
“啥条件,成老板你开口就是了……”厂长们都着急出口,特别想知道成老板的条件是啥。
“我的条件就是,我免费把羽绒服做法教给你们,然后你们生产、卖出去的羽绒服我每件拿五分钱的提成。”成果说:“提成拿三年就成。”
“每件羽绒服五分钱的提成??”这些厂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家做生意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听见这种做生意的方法。
五分钱说起来也不多。
在八十年代,五分钱连一盒火柴都买不到。
五分钱只能买一把青菜,成老板一件羽绒服提成五分钱,听起来好像也不多。
但是这些制衣厂的老板却很快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就拿最少的制衣厂来说,那一个冬天都的生产出上万件大棉袄。
大点的厂子,一个冬天少说也有四五万件大棉袄的生产量。
如果成老板每件羽绒服提成五分钱,一万件大衣提成就是500块钱,四万件大衣那就是2000块钱。
现场有十几个厂长,这么一算账的话,成老板每年光是从他们厂子里拿的提成最少也是五六万……
成果看着大家迟疑的神色,一边用手帕擦手,一边笑着说:“没关系,你们可以考虑考虑。”
她站起往外走的时候,还对这些厂长说:“我明天下午一点会坐火车离开东城。”
她看了看手腕上的表:”你们还有22个小时来考虑这件事。“
话落,成果起身朝外走。
王虎见状,扔下手里的碗筷就跟了上去。
“哥哥们,你们好好考虑啊。”蔡八一追上成老板的时候,还扭头对那些厂长说:“这事儿错不了,成老板也没漫天要价。”
成果确实没漫天要加,一件羽绒服就提成5分钱。
可这些厂长却算的是总账,尤其是的大点的厂子,每年平白无故的拿好几千块钱出去?他们这些厂长能不肉痛吗?
一开始说要拿钱出来买羽绒服做法,那些厂长心里的算法都是每个厂子拿五千块左右,这样一来十几个厂子加起来也有七八万了。
可现在成老板却要拿三年的提成?那能行吗?他们的报告打上去,领导会同意吗?
“我们要是继续生产大棉袄咋样?”有的厂长就说:“就一家厂子生产羽绒服,这也占不了大市场啊,大棉袄的市场也永远有。”
”我觉得羽绒服很好,窦家都想要。”另一个厂长也开口说:“成老板向窦家要100万,却只要我们5分钱的提成,而且只要三年。”
老厂长也点头:“对,我们给成老板的提成,也都是按照卖出去的羽绒服来算。”他抬头看着那些犹豫的厂长们说:“羽绒服卖的越多,那就证明厂子里的效益越好,这效益越好,挣的钱也就多。”
“咱们现在一件大棉袄卖出去也是好几块的利润,成老板教我们做羽绒服,每件只要5分钱的提成,这比账,你们好好算算……”
老厂长说完这话,就拿起筷子:“都坐下吃饭吧,吃饱了饭,才能好好想事情。”
“成老板,这事儿,你有几分把握。”走出国营饭店的时候,蔡八一有些好奇的问。
”百分之八十吧。”成果这还是谦虚了。
因为她敢肯定,那些厂长在她走出国营饭店的时候,心里都急得跟猫挠似得。
因为成果真的没有开口要天价。
要知道在21世纪,要是那个人设计了一个专利出来,那是能卖不少钱的。
而成果找窦家开口要一百万,也根本不多。
以窦家的财利,和做生意的手段,一旦拿到了羽绒服做法,很快就能靠着在港都的家底,打开国外市场。
以国外现在的发达和竞技水平,这一件羽绒服卖上几十美元和欧元,那完全没问题……这样一来,窦家那边一年靠着羽绒服,在国外市场挣上几千万美元都是没问题的。
要不是八十年代的国内经济才刚刚发展,国内的领导还为了开发国内市场,在搞招商引资,吸引国外的富商来国内投资发展……
以国内现在的经济水平、市场发展,和一些政策原因,完全没条件和办法开发国外市场。
成果又这么会把这么好的机会放过呢?
这么一想,成果心里还特别遗憾。
这才81年啊81年,真是空有做大生意的点子和能力,却完全没有那个时机来把生意做大做强。
这是时代对成果的局限,也是改革春风才刚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吹起来的根本原因。
坐在车上的成果,看着这片在21世纪,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在全球都能排得上的东城,又叹了口气。
因为现在的东城,一眼望过去,全是矮小的平房和小渔村。
这些沿海地带,也是前年(79年)才创办的经济特区。否则,这东城在八十年代,怎么会有这么多制衣厂呢?
那是上面领导创办经济特区,大力扶持的原因。
可要把这片小渔村,真正的发展成为国内一线城市,那也要84年以后才能开始。
因为84年的时候,国家才会开放沿海的其他港口城市,利用海运的优势,彻底把国内的经济发展起来。
车从国营饭店开出去,咸湿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时候,成果从上辈子的记忆里回神。
等着吧……现在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踩踏实,在未来机会到了的时候,她会乘风而起……
“成老板,我们现在去哪里?”蔡八一扭头问坐在后面的成果。
“送我回招待所。”
现在天都快黑了,吃饱了饭的成果有点犯困。
等车停在招待所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成果扶着腰走进招待所,招待所的员工立马说:“成老板,你家里刚打了电话过来找你。”
“我家里?”成果有些好奇。
她到了东城,确实拿招待所电话给王嫂打电话,报平安。
难不成王嫂有啥事儿?
成果把电话拨回去,刚响一声,对面就接了起来。
“喂,是果子吗?”宋御低沉的声音从话筒那边传来。
原来是他。
成果笑起来:“是我呀。”
她隔着电话,都能想象宋御从沙发上箭步窜过来接电话的模样。
因为电话那头的宋御,听见她的声音时,这才把胸口憋着的那口气给喘了出来。
“你在那边还好吗?”宋御问。
成果最近肚子越来越大了,他实在不放心成果,就算成果身边带着王虎,他还是不放心。
得听见成果的声音,心里才踏实。
“挺好的,我吃了饭,回到了招待所,准备等会儿洗洗就睡了。”成果笑着说:“明天下午呢,我就坐火车回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