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大临鸣金收兵证明了箭/炮确实能对大临的进攻造成很大的阻碍,工坊中现在日夜不休的开始制作箭炮。

箭/炮在试验过后,便已经开始量产,制作方法也已经全部传了下去,匠人们很快就上了手,再也不需要姜梨还是毕方行时刻盯着,不再操心箭/炮之后,两人的重点便又放回到了高炉之中。

在现代,高炉炼铁是冶炼的主要方法,有了高炉甚至能够说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钢。

当然想要炼制出钢,现在还差得远,能够制作出一个比现在的锻造炉高明的简易高炉提高冶铁的质量已经很难得了。

姜梨毕竟不是冶炼专业的,对于高炉的原理她知道倒是知道,但是不懂怎么造,这个时代的锻造炉是竖炉,这种竖炉很高,有出铁口、出渣口及进风口。整个炉子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大肚花瓶一样。

这种竖炉其实已经和建议高炉很相似了,但是它所能冶炼出来的铁却不能达到姜梨希望能够达到的质量。

战争打的是人、钱、装备,其中,装备是除了人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有能够碾压敌方的装备,那战争必然会更容易取得胜利。

就像是大临进攻东夷,若非东夷的军械精良,在威力上远超大临,否则现在的东夷怕是会被大临给攻下来,就算是和原书剧情一样,东夷幸免于难可是巨大的伤亡是避免不了的。

姜梨手里拿着一支炭笔,将自己印象中的高炉给画了出来。

她画的高炉是一个土高炉,比起现在的竖炉,高炉更高,而且肚子没有竖炉这么大,在高炉的最顶部还多了两个出气口和一个进矿口。

这种高炉制造简单,非常适合现在的东夷。

毕方行看着姜梨画出来的高炉图纸皱紧了眉头。

“姜小姐,矿料是要从这炉喉加入吗?”毕方行指着最上方的图形问道。

“不错,矿料首先从炉喉放入,这里面还有料头和探料孔,能够让矿料顺利下去,炉喉是园筒形的,这个结构还能防止矿料打坏炉墙,炉喉侧面还有一个燃气管可以用来引导燃气,能够将炉喉的温度保持在大约500摄氏度到700摄氏度之间。”姜梨解释道。

炉喉的作用有一个预热的作用,等到矿料从炉喉进入到炉身后,提前预热过也能缩短矿料融化的时间。

“按照姜小姐你这高炉的结构,这炉子内的温度差距挺大,我看这炉身上部和下部的温度大概能差200摄氏度吧?”毕方行毕竟是神匠,很快就发现了这高炉的温度问题。

“不错,按照预计,炉身区域上部温度大约能够达到800摄氏度到1000摄氏度,下部的温度能够达到10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左右,下部的温度高于上部温度,这就会导致炉料下降受热体积膨胀,这种结构炉喉进料,炉身矿料产生反应能迅速生成生铁。”

姜梨接着又将整个高炉原理详细的给毕方行讲解了一遍。

毕方行本就是这个时代工学上的天花板,虽然理论知识不如姜梨丰富,但是在姜梨的讲解下,很快他就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个高炉的原理。

高炉的作用便是能够让其脱硫能力增强,提高铁的质量,并不是很难懂的物件。

毕方行听完姜梨的讲解后便已经完全摸透了这个高炉的原理。

越是清楚这个高炉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毕方行对姜梨便越是佩服。

“姜小姐,你是我这一生所见最惊才绝艳的女子,不就算是男子也没有能够与你比拟的存在,我现在是真的相信百姓中流传的言语了,姜小姐,你就是真正的天女吧,你就是上天派下来解救黎明百姓于苦难的天女!”

毕方行忍不住感慨道。

大景末年,文化衰败,道德堕落,天灾四起,兵祸丛生,民不聊生,大临应运而生,一路势如破竹覆灭了大景建立了新的王朝。

但是当新的王朝伫立在这个世间后,百姓们发现,大临王朝似乎也并没有比已经覆灭的大景王朝好上多少。

大临皇室高家似乎从老到小都有好大喜功的习性。

高鹳登基后,大兴土木,提高赋税,南征北战,本就已经经历多年战乱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在这片本该修生养息的土地上,高鹳硬生生折腾了十多年,直到一次秋狩,高鹳遇刺重伤濒死,这才让高鹳停下了折腾。

但是很快的,他的儿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斗争。

尤其是新帝高说,能力平平,心比天高,不过是东夷,便折进去不少兵马。

就算毕方行不晓政事,也能看出大临这是亡国之兆。

细细想来,这乱世已经延续了近二十年了,天下需要一个真正的太平,也许,姜梨是真的应运而生?

对于毕方行的说法,姜梨忍不住笑了:“毕神匠,没想到你竟也信这鬼神之说,旁人不知道我这天女是怎么回事,难道毕神匠你还不清楚吗?这天女的称呼就是沈钰沈大人给我盖得高帽,为的是东夷的民心,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就算比普通人懂得多些,但我这也是在拾前人牙慧,算不得什么。”

毕方行摇了摇头,姜梨到底是不是天女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姜梨说得这是拾前人牙慧,毕方行并不认同,他师从神匠戚武,从事匠业多年,但是姜梨所知的他以往从来没有听说过。

若说这都是英国公姜承教导的,也说不通。

英国公姜承据说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能人,他早年也听说过英国公的名头,英国公确实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但是懂得多并不意味着便能精,就拿万箭弩来说,英国公姜承的改造方案他也见过,虽然也算是惊才绝艳,但是和姜梨的巧夺天工比起来就差了许多,所以,姜梨这一身才学绝非英国公所传。

那这样一来就很奇怪了,姜梨的人生非常简单,少时一直待在东津镇,直到被景睿旸带到郡城。

这么简单的人生经历,让毕方行根本无法从中找到高人存在的痕迹,所以,他并不相信姜梨说得这是拾人牙慧的说法,他更倾向,这些都是姜梨自己的本事。

在遇到姜梨之前,毕方行自诩为天下第一神匠,就算是自己的老师戚武在匠业上也已经被自己超过,但是在遇到姜梨后,毕方行就再也没有这种自傲的情绪了。

姜梨的动手能力虽然很差,不会冶炼,甚至许多精密的零件都做不出来,但是这并不影响她是一个神匠的事实。

这世界上能够做东西的匠人很多,但是能够研发出新物件的匠人很少,而姜梨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创造出奇迹的神匠,她不会打造物件没有关系,他毕方行就做她的手,她想要做什么,他便会帮她做出来。

高炉的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在诸多匠人的努力下,很快,第一架简易高炉便立在了工坊中。

看到那拨地而起的巨大高炉,姜梨迫不及待的让匠人们将矿石投放进去。

在一系列操作之后,高炉里也终于流出了第一批的铁水。

“姜小姐,这次的铁水强度比之前我们冶炼出来的高出许多,用这批铁水打造武器,足以让武器的性能提高三成!”铁水凝固,毕方行测试过铁块的质量,脸上流露出喜色。

“竟然能提高三成,太好了。”看着眼前的高炉,姜梨眼中满足之色流过,有什么能比自己改良的物件取得了成效更让人高兴的事了呢?

同时,王府大殿中。

景睿旸正在大殿中和下属议事。

这个时候已经是七月中下旬了,东夷的主要粮食是水稻,东夷独特的气候水文让这里的水稻完全可以一年两熟。

按理来说,能够一年两熟的地区应该是富饶的地区,但是因为东夷多山,导致这里的耕种土地稀少,每年的粮食只能说刚好够用想,想要养整个东夷大军尚有些困难。

但是就算有些困难,可是这个时候早稻的收成也给正在被敌军进攻的东夷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姜梨的改良农具不仅能提高播种施肥的效率,对于收割也有很大的帮助。

“殿下,我翻阅了东夷往年的粮食收成,今年的早稻的收成足足比去年多了三成。”王府大殿内,沈钰正在和景睿旸汇报今年东夷的粮食收成情况。

今年雨水多,加上东夷战死的青壮年数量多,劳动力严重不足,本以为粮食的收成会不如往年,但是没有想到早稻收成一统计,竟然比去年的早稻收成还要高出三成。

东夷并不是产粮大郡,比起江北这些肥沃的土地,东夷的粮食产粮可以说很低了。

也正是因为东夷的粮食产粮低,这也就导致东夷想要作战就不能拖久,拖久了粮草都耗不起。

虽然今年早稻的收成只是比往年提高了三成,但是别忘了东夷的稻谷是一年两熟,等到十月的时候还能再收割一波,若是十月那次的收成也能提高三成,那加起来今年的总收成就能够提高到六成,这对景睿旸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消息。

这意味着,面对大临的进攻,他们能比原计划的多坚持一半的时间。

“既然今年的收成提高了三成,那这三成便按市价从百姓手中收购。”

入主东夷之后,景睿旸自然也会对东夷的百姓征税,他所征的税收并不高,甚至比之前景延在东夷的时候的征税标准还要低一些,比起大临来,景睿旸征税标准更是低了许多。

这也是东夷百姓并不排斥景睿旸占据东夷的原因之一。

“是,殿下,此次东夷早稻收成大好,其中多亏了姜小姐,若非姜小姐提出东夷可能遭受水患让东夷各县镇提前做好防范,现在这早稻的收成必然不会增多,还有姜小姐改良出来的农具,让农户的生产效率更是提高了数成,可以说,这次东夷能够早稻增收,姜小姐当居首功。”

高兴之余,沈钰也没忘了给姜梨邀功。

“姜小姐确实居功至伟。”景睿旸点了点头,姜梨做的事他都看在眼里,这次早稻增收确实也是姜梨的功劳。

“殿下,工坊有喜事汇报。”

这个时候,大殿外,传来了工坊的消息。

“进来。”战事当前,工坊如今是整个东夷最为特殊的机构,听到工坊有喜讯,景睿旸直接让工坊的总管进大殿汇报。

工坊的总管名叫刘琦,是一位皮肤有些黑的矮胖男子。虽然他其貌不扬,但是他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匠人,在这段时间,这位工坊总管也为整个东夷的军械制造出了不少力,打造武器也是亲自上阵,完全没有总管的架子。

按照刘琦的地位他没有资格在大殿议事,这也是他第一次进入到王府的大殿中。

看到前方全是东夷有名有姓在各个领域都极为重要的大人物,刘琦心里顿时打起了鼓。

不过就是铁块的强度提高了三成自己就心急火燎的跑道王府道喜,这会不会小题大做了?

“刘总管,工坊有何喜讯?”景睿旸自然认识刘琦,毕竟这是他一手提拔的工坊总管,刘琦为人老实,在匠业上也有些造诣,由他做工坊总管,一方面能给姜梨分忧解难,另一方面也不会让姜梨受了欺负。

景睿旸这一开口,所有人的视线一下全击中到了刘琦的身上。

刘琦在成为工坊总管之前一直是个老实巴交的匠人,他哪里见过这样的仗势,当下只觉得两条腿都开始打起摆子来了。

见刘琦许久不开口,景睿旸也不急,开口安抚:“刘总管无需紧张,工坊乃是东夷腹心重地,孤对工坊也十分期待,哪怕只是在技术上取得了微不足道的进展,对孤,对东夷来说都是大幸事。”

在景睿旸的鼓励下,刘琦终于安了心:“殿下,各位大人工坊在姜小姐和毕神匠的指点下,打造出来新的锻造炉,就在方才,工坊匠人熔炼了新的铁矿,炼出的铁水凝结成的铁块,强度上竟比之前的铁块强度高出三成!”

刘琦一口气说完,但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沉寂中。

刘琦本来安定下来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是自己汇报的喜讯太小了吗?为什么在场的大人还有殿下都没什么反应?

景睿旸愣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刘总管,你方才说,铁块的强度提高了三成?”

冶炼技术极难提升,前朝大景掌握了一种极其高明的冶炼技术,现在整个东夷的冶炼都是按照那种冶炼技术来的。

景睿旸可以自信的回答,就算景国覆灭了,但是景国留下来的冶炼技术,放眼整个天下,无任何一个势力能敌。

如今的天下最强帝国大临不能,单兵最强的江北不能,兵强马壮的西蛮也不能。

景睿旸并不是没有想过让冶炼技术再次提升,但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么多年来,想要提升冶炼技术的匠人也不是只有一个两个,就算是李由,这位师从戚武的神匠,也曾经试图提升自己手中的冶炼技术,但是李由也失败了。

毕方行和李由两人虽然都是神匠,但是两人的侧重点不同,李由更加擅长冶炼,而毕方行则更加擅长木工。这倒不是说毕方行的冶炼天赋不好,而是毕方行毕竟是富贵人家出身,冶炼对于他来说太过辛苦,一般不是很难的冶炼活计毕方行都是交给他的小厮辰砂做的,这样一来,他的冶炼技术自然是比不上日日夜夜都与炉火为伴的李由了。

戚武年事已高,如今的天下,不夸张的说,李由就是冶炼的第一人,就连李由都对大景的冶炼技术叹为观止,认为已经是极为完美的冶炼技术了。

可是,景睿旸没有想到,姜梨竟然再次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新的冶炼技术竟然能让铁块的强度再次提高三成!

三成啊,多了这三成,就是多了三成的胜率,有了这三成,他对夺得天下的把握更大了。

“回殿下的话,是的。”刘琦回答道。

“刘总管,你该不是在开玩笑吧,三成!铁块的强度提高了三成,这姜小姐才来郡城多久啊,这么短的时间她怎么做到把铁块强度提高这么多的?”

质疑的是杨道成。

旁人对铁块强度提高三成的概念不深,但是杨道成一直厮杀在战场的最前线,对于铁块强度问题最是了解。

如今东夷将士们手中的武器身上的铠甲都是铁质的,若是铁块的强度真的提高了三成,那就意味着这些将士们手里的兵器锋利了三成,身上的铠甲防御性提高了三成。

虽然看起来只是三成,但是在战场上,兵器锋利,铠甲坚固,这是能救你命的。

天策卫的装备本就精良,铠甲外头再罩上一层锁子甲,这样的双层甲胄让天策卫的防御能力达到了一个堪称恐怖的地步。

除非是那种大型的军械直接命中身体,不然的话,一般的箭矢刀剑都很难伤到天策卫,这也是为什么天策卫在正面作战中伤亡数都很低的原因。

现在工坊的总管刘琦说如今冶炼出来的铁块强度比之前高了三分,三分意味着,之前有可能让天策卫破防的军械这一次就因为这三成再也无法破防了。

这意味着战场上天策卫的存活率大大提升。

毕竟铠甲防御性就放在那里了。

试想一下,敌方拼了命的冲过来冲着你砍了一刀,本以为你中了这一刀必死,但是很快他就绝望了,他的刀剑根本无法冲破铠甲的防护刺入你的身体,反而你武器一转,直接用手里的武器削断了他手中的刀剑。

到那个时候,战斗就成了一个笑话。

对面连破防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输赢呢?

“杨将军,我虽地位卑微,但却也不能容许你质疑姜小姐。”

见杨道成怀疑姜梨作假,刘琦的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

杨道成地位是很高,在东夷里,杨道成的地位仅次于景睿旸,就算是沈钰这样的顶级谋士在地位上都要稍逊杨道成一筹。

刘琦对杨道成也是十分敬佩,杨道成的地位是他一刀一枪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但是敬佩归敬佩,他质疑姜梨就是不行。

姜梨到郡城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整个工坊的匠人们对姜梨的实力都是看在眼里。

不夸张的说,一开始的时候,匠人们都将毕方行视为偶像,但是姜梨出现之后,本来看着还可以的毕方行就哪哪都不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以你为名的夏天

任凭舟

是兄弟就来砍我

扶桑知我

他们四个高考坐我旁边

多喝水水不吐皮

锋面雨

吴百万

姐姐的男神暗恋我

苏芒

从天后演唱会出道

月下吃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