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此等情况下,谁敢反?!”
“宗师少又如何?咫尺之间人尽敌国又如何?”
全场所有人呆若木鸡。
东瀛国主居住的地方!
“杀顾凤青?这是什么意思?”
“杀神一刀流流主伊藤前辈更是被那顾凤青麾下的一名刀客所伤!据闻那名刀客伤伊藤前辈的时候,连刀都未曾完全出鞘!”
可现在,竟然有人明目张胆的在东瀛诏令天下,要在他东瀛国主的皇宫之中召开论刀大会,这是什么?
这是对他东瀛国主、对他东瀛上下明显的蔑视!
“所以他们给出来的这面令牌……”
这一副诡异的局面,自然是让人更加清楚的明白——
令人无法控制的生出恐惧!
明仁国主呆愣无言,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那就是在街道两边的酒馆、或是路边是商贩上,多出了很多带刀的武士或者浪人。
“因为我皇室掌控东瀛数百年,天下武士、浪人仍旧心向皇室!”
“因为他知道,来了就是死!”
京都平日里的武士和浪人就很多,这些多是各个大臣家里的家臣或者幕僚,平日里也是在京都各个角落出现。
另一名武士喝着清酒,沉声道:“我东瀛国主虽然衰弱,天下各地诸侯、大名并起,可国主终究还是东瀛之主,天下武士仍旧有不少人心向国主!”
“难道就凭你我和皇居之外的那些禁军吗?!”
在他们看来,这顾凤青想来应当是不敢出现在东瀛国都。
就在此地所有人愕然,就在京都内暗流汹涌,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到皇居的时候,
就在无数人或是以为顾凤青不敢来,或是暗自期待着他能来的时候,
就在最为万众瞩目的时候——
寻常百姓,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心情也好了很多。
“陛下……”
只是今日……
宛如幽灵一般凭空出现在了京都的大门之外。
伊藤次郎掌心中的那面令牌,是红色的。
“当今东瀛,我皇室固然衰弱,可掌控着京畿重地,便是三大幕府都不敢公然造反!因为什么?”
足足过了许久,这才轻声的说道。
说到这里,明仁国主睁开眼睛,目视着屋内一众大臣,沉声道:“禁军环卫皇居,将这里彻底的封锁起来,但凡有人敢入皇居,不问缘由,立刻射杀!”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朕就号召勤王,天下武士来援,朕就不信……整整一个东瀛举国之力,还杀不少区区一个顾凤青!”
他长舒了一口气,目视着屋外的景色,喃喃道:“一切……就看明日了!”
“陛下放心,回去后我就立刻联系!”
今日天清气朗,人走在街道上,也只觉得心情舒畅了很多。
反而更多了。
一语而掌千万人生死。
这怎么就可能呢?!
我东瀛倾一国之力,竟还对付不了一个锦衣卫指挥使?
一人之力,便可敌国?!
身为东瀛国主,明仁从出生起所学习的都是帝王之术。
红色,自然是鲜血的颜色。
尤其是东瀛皇居周围相近的几条街道上、屋顶上、茶楼酒肆里、角落处,到处都是带着武器的武士和浪人。
“说的好!”
可如今,陡然之间听到他整整一个东瀛竟是拿那顾凤青毫无办法,明仁国主瞬间就迷茫了。
有武士不解的问道:“那顾凤青广发刀字令,排出天下刀客名次,难道大家都不是为了登榜而来吗?”
安静的落针可闻。
“更为重要的是,那顾凤青麾下还有数名这样的刀客,另外还有三千实力恐怖的刀客……如此庞大的力量,就凭我们屈指可数的几名宗师,我们怎么杀?”
“而那顾凤青,竟然胆大妄为到在东瀛国主的皇居召开论刀大会,此乃挑衅东瀛!国主受辱则武士赴死……我等此来,为的就是杀顾凤青!好让他知道,东瀛不可辱!”
“十日之后,论刀天下!”
他坐在位置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依然还是这东瀛的主人!
所有人的脑海中,又蓦然想起了那两句话——
“禁军都已经出动,将皇居团团保护了起来,连一只飞鸟都进不去,只要那顾凤青敢来,万箭齐射之下,他断无存活之理!”
“恐怕今日将要有大事发生啊!”
整个屋内一片寂静,只有伊藤次郎的声音回荡在这屋内。
东瀛皇居,论刀天下,不过就是一场闹剧罢了!
尽管心里知道顾凤青不敢来,可他们心里还是想着顾凤青能来,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就能真正的一展抱负,立功封爵,出人头地了!
“而我东瀛,满打满算才几名宗师……如何能挡?”
“怎么可能!”
震撼、恐惧、不可置信、无奈……
几个同在酒肆中的武士浪人一起喝了几杯酒,便聊了起来。
明仁国主扭头看着伊藤次郎,沉声道:“伊藤君,此时已经到了我东瀛上下生死存亡之际,还请伊藤君能办一件事!”
不止是这位国主,在这一瞬间内,便是其他人此刻也都是愣住了,他们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以为自己身在梦中。
吧嗒,
“而像这样的人,除去柳生但马守之外顾凤青麾下还有至少五人!”
然后缓步朝着皇居方向而去。
实在是太多了!
这是挑衅!
前一刻还在暴怒的明仁国主,此刻表情凝固,但紧接着回过神来,却又有着无数表情交织。
吧嗒,
“东瀛虽弱,但绝非毫无还手之力!”
此言一出,酒肆内顿时响起一阵附和之声。
一个人,一把刀。
恍若阴风过境席卷一切,让所有人的脸色都瞬间凝固。
整个东瀛,整个京都,无数武士、浪人、忍者,在这一刻,瞬间失声!
“沾染着鲜血!”
而且是了不得的大事!
“据说那大夏的锦衣卫指挥使渡海而来,先是杀了三大幕府将军,后又广发刀字令,想要召开论刀大会,如今一看……来的武士果然不少啊!”
一步,一步……
恍若一记记的重锤,敲击在他们的心头。
……
……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