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这批模型,都是根据陈泉的草图,大价钱找人定做的。
“真是难以想象,你们的坚持,还有执行力。”
王博摇了摇头。
这批模型的草图,陈泉在清大演讲时,有过展示。但没有想到,陈泉用这些草图,不仅仅是哗众取宠,而是真想把它们变成现实。
“我很感谢你们对锂电池方向的坚持。”
李讲师把手机模型要了过来,放到手里不停把玩。“但说实话,锂电池技术最近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很难保证,一定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因为锂电池遇到的障碍,是原理上的障碍。”
锂,作为最轻的金属,天然的就是充电电池的理想材料。但锂电池有个致命问题,那就是在还原成锂金属的时候,会以结晶的方式进行。慢慢的,锂电极上,就会逐渐长出金属刺。
尖锐的针状锂枝晶会刺穿隔膜使电池内部短路,产生热量导致内部温度升高,引发一系列放热反应,最终发生热失控,出现起火爆炸等灾难性事故。
1987年,加拿大公司moli energy推出的商业化锂电池,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但在1989年,moli的电池产品就发生了爆炸事件,并引起大规模恐慌。当年年底,moli就宣布破产。
“对此,我们倒是很有信心。”
曲燕秋把一个黑黑的,薄薄的方块状的锂电池样品,放到桌子上。
“你希望未来的锂电池,长这个样子?”
一群教授,和副教授,对手机模型不感兴趣,但对假电池样品,来了兴趣。
“对。另外,我们所说的锂电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锂金属电池,而是锂离子电池。”
曲燕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会议室里彻底安静了下来。
——
科仪厂,厂长办公室
房间里一片欢声笑语。
“退火!你居然能想到给晶圆退火!”刘民学满脸笑容。“用如此简单的方式,就解决了p型掺杂不工作的世界性难题。”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这次的调试会如此顺利。”陈泉回答。
见到了mocvd实物,‘他’的相关记忆被激活后,陈泉很快就找到了设备调整的窍门。
后续的几道工序和难题,也都被解决得干脆利索。
“那,你的蓝光led项目,这就算是成功了?”
“还不能算完全成功。”
“哦?”办公室里的众人,都好奇的把目光投了过来。
因为全厂的人,都看到了那个发光的圆片(晶圆还没有被分割小的晶粒)。
“你们不觉得,蓝光有点淡吗?”
“哦?对啊!”王青山最先反应了过来。“那是什么原因?按理说,冷光源应该有更高的发光效率才对。”
“是发光频率出了问题。我们看到的光,只是部分可见光。大多数的光,其实都被发到紫外领域了。”
“哦那你的下一步?”
“这台mocvd准备装箱打包吧。我带回去接着慢慢研究。”陈泉干脆站了起来。“另外,你们可以备料,估计新的mocvd订单,很快就会发过来,这次的订单,就不是仅仅一台了。”
“哦?是你的松江科技要买吗?你们买那么多台同样的mocvd做什么?如果是做研究工作,一台应该够用了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松江科技和松江半导体不是一家公司的情况,科仪厂也就有所掌握。
“不,这次的订单,还是松江半导体的订单。”
“哦,好的。我们会把材料准备好的。”
刘民学没有多问。
毕竟陈泉的准岳父是松江半导体的一把手。这估计又是假公济私的一单买卖。设备款由松江半导体来出,成果出来了,算是松江科技的。
但这笔糊涂账,不该科仪去管。
“行啊,那我们回头再联系了。”
陈泉知道外界对两家公司的观感,但没有解释。有的时候,有这种私人利益的瓜葛,反而更让对方放心。这就是国内的现状。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