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43章 引力红移
冰城,工大,电机楼四楼大教室。
王文芳在黑板上写完公式后,转过身。她的面前,是一百多名电子系的新生们。
再叫这些学生新生,已经有点不太合适了。
经过了半年多的熏陶,这批年轻人已经褪去了青涩,不论是从穿衣打扮,还是日常举止,都与大二,大三学生,没有明显区别了。
王文芳的目光,在渴望知识的学生们脸上巡游,突然在教室中部,一位男生处停了下来。
王文芳对这名学生,既熟悉又陌生。
曾几何时,王文芳由于电视媒体报道的缘故,认识了与这名学生长得很像的成兴。现在又因为成兴的缘故,对这名学生产生了更多的熟悉感。
教室中部,陈泉写着写着,突然抬头,发现讲台上的王教授正注视自己。陈泉礼貌性的用笑脸回应后,不以为意,继续埋头抄写。
虽然陈泉是第一次来上物理课,与王教授也是第一次相见, 但在工大范围内, 不认识自己的教职工,已经不多了吧。
由于出国,加上在京城的逗留,陈泉错过了好几周的课程, 但他的进度追赶得还算轻松。反而是曲燕秋, 仅仅错过了一周的课程,就怕得不行。一回冰城, 就把全部时间投入到复习和预习上了。
想到曲燕秋, 陈泉想起了在近春园,后面两人独处时的对话。
“我在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 人类历史上的早期竞赛, 都有着明确目的,尤其是非娱乐性的竞赛。
绝大多数竞赛,都是为了挑选最强壮, 最勇猛的武士。这些千挑万选出来的武士,将成为比赛组织者手里的利刃,为他们披荆斩棘。
从这个角度来说,完美竞赛的组织者,肯定是希望比赛的获胜者,某种情况下, 能够帮到‘她们’。
我不相信完美竞赛的初衷是为了娱乐。
理由嘛, 一个是基于已知证据,她们在你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 相信在其他选手身上也是同样道理。另一个则是出于对她们的尊重。
既然不是为了娱乐,你们这些人,肯定会在某些地方能帮到她们。”
“关于她们的目的, 我有个猜测。
从完美竞赛的选拔方式上看,它跟我们的开卷考试有点接近。
开卷考试时, 学生被允许翻书, 找资料。这跟你有外来记忆和ai的相助, 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 完美竞赛真正想考核的是,参赛选手的信息处理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甚至是临场变通的能力。
以古鉴今,如果我们有机会,把古代的英雄豪杰, 带到现代社会。度过初始的适应期, 相信大多数人, 仍然会脱颖而出。
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时代的改变, 环境的改变,都抹杀不了人的基本素质。
你们其实也是同样道理。
如果以上的结论是成立的, 那么我的下一个推论,就有很大机会成立。
由于人口总数所导致的大过滤器,对所有水平的文明体,都是适用的。
它对埃及人适用, 对罗马人适用,对荷兰, 比利时适用, 对英法德适用, 对美苏适用, 对将来的中国, 乃至地球联合体都适用,对‘她们’也适用!
这是我唯一能看到,我们这些古代人类,有能帮到她们的地方。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直接找那些强人,也许是不放心把。
不管怎么说,你是她们从小培养起来的,算是绝对的嫡系,知根知底。
所以,我建议你把下一个阶段的主攻目标,改为扶持和领导产业链上。相信组织和建立完整产业链的经验,将会超越任何技术本身。”
“当然了,我并不想否定,这个想法的产生, 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根本看不到,如何才能在规定的周期内, 迅速取得诺贝尔奖。
某种程度上,这属于强词夺理和狡辩的一种。
如果你真能碰到合适的诺贝尔奖题目,就当我今天的话没有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