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90章 成长的分水岭
胡欣这话所传达的态度倒是蛮让林灰欣赏的,作为领导谁不喜欢有执行力的下属,虽然胡欣目前还没有明确表示要成为林灰的下属,不过观其迹察其行,林灰还是能得出基本的判断的,如果不是渴望到林灰身边工作的话,胡欣似乎也没必要卖力对他献殷勤。
尽管胡欣的态度让林灰欣慰,但林灰觉得就算是胡欣有很多现成的资料做参考,恐怕于进度周期也是无济于事,对于整理书稿的进度林灰可没有胡欣那么乐观。
写书这玩意除非是直接当文抄公,再不就触手怪再世,不然搁谁写书那也只能是慢工夫,想要一蹴而就怕不是白日做梦。
而且涉及到纸质书籍,并不是书的内容敲定了就能很快在书店上看到相应的书售卖了。
一般按照正规出书流程中,实行的都是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即一部书稿在付印之前,要经过三个审次和三个校次,三个审次按顺序先后对原稿进行审读,三个校次则每一校后都要返回印刷公司修改,然后出下一校样。
且不说这三审三校要遇到哪些枝节,就是纸质书籍出版时书号的获取也不是那么容易,总之,麻烦事一大堆,至少林灰是觉得麻烦事一大堆。
当然,尽管林灰感觉麻烦事不少,不过林灰在和胡欣交流的时候,除了涉及到书的内容林灰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之外,林灰并没有说什么丧气的话打击胡欣的工作积极性。
毕竟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各有各的路数,兴许胡欣有自己比较特殊的渠道呢。
非但没打击胡欣的积极性,林灰还表示胡欣遇到困难的话可以随时联系他。
虽然出书神马的林灰也不擅长,但无所谓,林灰有钱,而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麻烦基本都可以用钱直接解决的。
总之,问题不大。
而且涉及到出书这件事林灰也是真的希望能落到实处。
别人活着大概就为了一日三餐。
林灰活着除了这些小目标之外,还有额外一层。
那就是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毕竟这个时空,林灰目前尚不清楚自己是归人还是过客。
万一特么的三年之期已到。。。直接人穿回去了,或者跑到别的位面呢。
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总得留下的东西证明自己曾经来过吧。
因为这种想法作祟,涉及到出书这事林灰肯定是不藏私的。
不过尽管林灰表示胡欣可以随时找他帮忙。
林灰觉得胡欣即便真的遇到困难也大概率不会去找她,毕竟这件事情显然是胡欣递出的投名状。
真要林灰也介入其中的话。
那胡欣这个投名状的含金量无疑就要大打折扣了。
……
午饭之后,林灰想着要继续同伊丽莎白·妮诗进行交接,就同胡欣辞别了。
下午林灰同伊丽莎白·妮诗所带领的蘋淉方面的团队照例是在北域国际中心进行快捷指令这款软件适配升级和功能升级的交接。
交接过程依然很顺利,一切进度都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着。
林灰估计要彻底搞定适配升级和功能升级可能再需要一两天时间就可以了。
和昨天不同,昨天的话是林灰和蘋淉方面的交接团队无论怎么将进度加快,
当天也绝对是搞不定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转让合同上所规定的适配升级和功能升级所涵盖的全部内容的。
既然如此,昨天索性就稍稍放慢速度以确保交接的顺利。
但今天其实稍稍有点不同,今天如果赶赶进度甚至是熬熬夜的话林灰觉得是有可能直接直接在当日将快捷指令软件正式合同签订时所要求的适配升级和功能升级给直接搞定的。
但林灰并没有赶进度,一来林灰怕忙中出错。
像软件交接这种技术交接涉及到的协同是很复杂的,过于追求交接速度很容易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接踵而至。
另一方面,直接两天不到就搞定价值1500万美元的升级任务的话岂不是显得林灰的工作很没技术含量。
这样交接的过快会不会让蘋淉方面觉得钱的很不值?
交接的久一些才能显得林灰搞得东西技术难度高啊。
尽管这样做有故弄玄虚之嫌,不过林灰也不愧疚。
就像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请开锁师傅的经历,其实要开锁师傅直接开锁的话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
不过每次开锁师傅不也都鼓捣一阵子才开吗?
大概也是让顾客觉得钱得值吧。
生意嘛,不寒碜。
何况林灰虽然没赶进度,但林灰也没刻意去拖沓。
一切顺利的话也只消再有一两个下午就应该搞定了。
这个交接速度也算是很优秀了。
……
在今天的交接工作阶段性结束之后。
林灰记得跟黄静还有约,原本林灰打算直接去赴约的。
走出北域国际会议中心,林灰顺手掏出手机查看了一下消息。
这一看不要紧,好家伙,六十多个未接电话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短信微信之类的。
这些消息基本都是老师同学打来的/发来的。
又又又一次收到了一堆电话/信息轰炸。
这经历林灰再熟悉不过了。
(当初高考出分那会林灰就经历过类似的信息爆炸。
重生之后,每每林灰取得成绩,或者是搞出大新闻之后。
周边的老师同学基本就群体climax一样。
四面八方的信息都在向林灰道喜或者一脸懵逼的打探核实。
对于成为话题被关注的风暴中心这事林灰已然见怪不怪了。)
(至于现在的信息爆炸是为啥?
林灰猜测应该是官方报刊对其进行了报道。
毕竟上午回访完毕,林灰就已经看到胡欣搞出来的成稿了。
现在见诸于报刊也不是很奇怪。
果不其然,林灰翻阅了一下新近收到的消息。
确定了官媒确实是对其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而且并不是简简单单一则通讯。
而是在《中國青年/报》的数字青年这一周刊最新的一刊上。
集中了整个主版面对林灰进行了报道。
只能说是相当排面了。
再次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虽然只是一个纸质刊物的报道,但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也不足为奇。
毕竟现在已经是移动互联崛起的时代了,
传统纸媒通过移动互联也已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即便是一些以前销量十分不景气的普通报刊借助于新媒体现在也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更何况是背靠大树的官方报刊了。
可以说官方报刊是拥有相当大的舆论影响力的。
“林灰”这个名字在各种媒体的不断发酵下。
林灰的名声说是“大鹏一日同风起”也不为过。
林灰对此次官媒的报道能让他收获到超高水平的曝光并不奇怪。
尽管林灰已经对拥有很高的曝光已经习以为常了。
官方报道意义依然是不同的。
以往林灰就是在幽暗的角落里闷声发大财而已。
但现在则稍稍不同,像官方报道这次的契机,很多媒体都会集中对林灰进行了报道。
被这一系列媒体报道虽然不意味着林灰一下子走到台前。
但以后投向林灰的目光毫无意外会变得更多。
想要继续闷声发大财是很难了。
不过即便是不主动曝光。
林灰以后想闷声发大财也有难度。
此前林灰也思考过这方面问题,资金勉强过亿的时候的时候,林灰或许还可以圈地自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