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76章 毫无难度的复刻
何况林灰在开发游戏倾向于“付费买断”这样的思维。
而当年那完全是免费走量的模式。
跟当年根本没啥可比性。
不过也无所谓了,有一席之地就很不错了。
能站稳一席之地,就算是没有上亿用户,能有个上千万次的有效下载也照样是血赚。
不过话说回来,将“恐龙小游戏”作为独立买断游戏进行推出的话,会不会有点太单薄。
毕竟像“恐龙小游戏”这个游戏归根到底玩法还是很简单的那种。
为这种简单的玩法进行收费似乎不大厚道啊?
不过林灰转念一想。
难道他以前搞得游戏就很复杂么?
像《2048》这样的游戏,玩法复杂么?
像《flappy bird》这样的游戏更是简单的离谱好不好?
现在搞出一个玩法简单的游戏不是很正常么?
至于林灰为什么第一反应是搞出一个这样玩法简单的游戏不太对。
大概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吧。
……
对自己要求更高自然是好事,不过似乎也没必要跟钱过不去啊。
要知道在前世像“恐龙小游戏”自问世之后,月活跃量可是一度能够达到两亿的。
尽管这里所谓的“两亿月活”仅仅是巅峰时期,可是即便如此,也足以傲视群雄了。
除了一些国民级应用或者是现象级应用可以轻易实现过亿的月活,又有多少应用敢奢望九位数的月活呢?
事实上,别的应用别说是过亿的月活了,就是能实现百万级别的月活都足够开发人员或者项目主管半夜笑醒了。
总之,像“恐龙小游戏”这样一款前世能够实现破亿月活的游戏或者说“彩蛋”的应用绝对是不可以小视其潜力的。
林灰觉得这个时空将“恐龙小游戏”这样一款游戏搞出来的话,就算是做不到上亿月活,收割上千万级别的玩家也是不难的。
这还真不是林灰吹牛,要知道,现在林灰可不是一般的开发素人了。
林灰以gray forest身份先后开发了诸如《人生重开模拟器》《2048》《flappy bird》《hill climb racing》这四款经典游戏,现在的林灰“gray forest”这个名号本身就是拥有着极强市场号召力的。
在休闲游戏这方面,林灰几乎霸榜了应用商店游戏排行榜,整个六月中旬以及下旬。
这种情况下林灰搞得游戏所拥有的可不是一般的“号召力”了,说是有“统治力”似乎也不过分。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林灰搞一款稀烂的游戏然后以gray forest的名义往外发。
也照样有不计其数的人会为了情怀买单的,毕竟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
再加上林灰和蘋淉方面深度合作的关系,这种情况下蘋淉肯定是会跳出来为林灰背书的。
而且林灰从来也都是一个比较擅于利用新媒体的人。
在游戏宣传领域林灰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通俗地来说,林灰现在既拥有大量的玩家基础,又有平台支持,还有宣传优势。
这种情况下林灰搞得一个游戏想收获千万级别的用户岂不是很轻松?
妥妥地优势在我啊,飞龙骑脸怎么输?
而千万级别的玩家的话,即便是将定价设置成6元/0.99美元,那带给林灰的也将是一笔千万级别的收入。
即便是林灰现在已然是拥有超过1.5亿美元以上的资金了,但也不等于林灰可以无视一笔千万美元级别的收入。
还是那句话,谁会嫌钱少呢?
综合考虑,林灰是觉得他完全可以把“恐龙小游戏”这款前世的经典游戏搞出来啊!
而且“恐龙小游戏”这款游戏吸引林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这样的游戏复刻起来完全没难度啊。
像“恐龙小游戏”这样的游戏其实跟林灰以前搞得《人生重开模拟器》《2048》《flappy bird》这三款游戏从开发角度来说蛮相似的:
——即开发项目时麻烦之处主要在于创意上或者说定位上,编程方面基本是白给。
在搞定美术资源的情况下,像“恐龙小游戏”这样的一款小游戏甚至随便一个计算机类专业学生都可以很轻松的搞定。
这事对林灰这样一个有着一堆宝贵开发经验的技术人员来说更是毫无难度可言。
事实也正如林灰想得那样,林灰同忧郁の游鱼从微博上道别之后。
林灰下线之后几乎是没用多久就将前世的恐龙小游戏成功复刻。
林灰是资深起名废,复刻之后的这款“恐龙小游戏”林灰依旧是将之沿袭了前世的命名。
再之后的问题就是定价的问题了。
尽管这样一款游戏在复刻过程中没怎么耗费林灰时间,但林灰依旧决定设置定价,将游戏设置成买断制。
为什么如此呢?
游戏相比普通软件,商业利润要高出很多,所以竞争激烈,不可避免地就会越做越复杂,毕竟游戏一旦失败了,想要回收一点成本都十分困难,所以游戏产品在确定开发之前,一定要先有一个严格的立项审查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极其麻烦:
首先要进行前景规划,这个一般由游戏制作人发起。
这个过程是要提出一个游戏类型和玩法方向。
然后要能够将想法中的要素清晰化,主要逻辑打通,表达要具有说服力,这样的立项提案才有可能被采纳。
再一步,要进行市场调研。
当一个立项提案被采纳之后,或多或少地都会先根据当前市面上已有的游戏进行比对。
有能力的甚至还会调查其他公司正在开发中的游戏。
要考察是否有相同类型,相似玩法的游戏。
如果没有,就要分析这是一篇蓝海,还没有人做,还是这是一片死海,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如果有,就要与最好的几款游戏进行对比,思考自己的游戏如果做出来,是否具备竞争力。
是直面碰撞,用更高的游戏品质碾压对手,还是避开冲突,利用热点ip或细分领域占据剩余市场,再实现反超……
在此之后要进一步进行demo预演。
当一个游戏的方向确定了,市场调研也预估过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先小成本的做一个demo出来进行尝试,看看核心玩法实现过程中是否有什么阻碍性的问题,实际做出来之后是否真的可玩好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