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汲渊皱眉,“明中书的意思是?”
“这两日有人上书弹劾荀藩,说他对大将军心生怨恨,教授陛下时夹杂私货,挑拨皇帝和大将军的关系,请求罢免荀藩太傅之职。”
汲渊笑他太天真,道:“我跟随先郎主时,朝中政局多变,矛盾纷杂,其中不乏因利益之争而断送性命的官员,可以说,自惠帝登基以来枉死的官员,十之八九是死于利益争斗。”
此纸张厚重,表皮防水,落墨不晕,周边有祥云纹,触之犹如云稠,很是柔软,虽然造价比一般的纸张贵重很多,但和黄稠比起来,简直不要太便宜。
“查实!”明预道:“是就是,不是便不是,该罚的罚,该赏的赏,就不会再有诬告这样的事发生了。”
小皇帝挨过饿,知道饿的感觉有多难受,也知道饿民们有多凶残,抢不到粮食,他们是会抢人而分食的。
他道:“还有荀藩,他知道朝中有人不遗余力的弹劾离间,他心中就一点想法也没有吗?”
汲渊闻言冷笑,“他们把大将军当傻子蒙骗,却不知大将军心里明白得很。”
赵含章攻进洛阳时,洛阳城中已经没多少百姓了,其中有一部分是忍受不了饥饿逃出去了,还有一部分则是躲在城中各处,其中不乏吃人肉才活下来的人,剩下的,都饿死了。
凡赵含章下的命令,都是用这种纸张发出去的,只有小皇帝的命令才会用到黄稠。
哦,为了办公方便,皇帝的印在赵含章那里。
等他们一边完成任务,一边又写了一封折子上来时,赵含章就直接把折子交给荀藩,让他就此弹劾折子上列举的证据一一做回应。
明预挑眉,啧啧道:“这圣旨一看就是荀藩起草,皇帝誊写的。”
汲渊将圣旨卷起来,起身道:“我去找大将军用印。”
比如,前段时间要求下葬先帝,祭祀祖先的旨意就是用的黄稠,圣旨也是荀藩拟定的。
汲渊:“你想说什么?”
明预跟在他身后,“荀藩此人还是得用的,有他留在皇帝身边比没有强。”
明预却不这么认为,道:“谎言说久了便会成真,现在大将军自然信任他,但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之后呢?”
她反正是很有耐心的,倒是那些御史烦透了,尤其是需要去乡野间巡视的官员,路上有土匪啊有土匪,乡野里的那些村民也蛮横得很,县官里正一流也颇横,他一个御史下去,一言不合是要被揍的。
别小看了现在乡野中的人,因为大晋一直处于乱世,虽然上层的士族崇尚文雅高洁,但下层的百姓却很崇武。
不仅男子,就是女子和孩子也强横得很,御史要是和他们吵起来,他们是敢抄棍子打的。
当然了,因为御史是赵含章派下去的,所以看在她的面子上,即使有些御史说话不好听,他们也都忍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