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在无忧寨,萧干亲率兵马围攻山寨,可以从密道逃走,而且是有那酒坛炸弹,否则,后果还不知如何。你此番前往平州,却没密道给你走。”余里衍仍旧不同意周南只带两千人去平州。
“公主说的极是。小子,你可知蓟州现在守将是何人?”萧老六问道。
“是谁?”周南反问道。
“四军大王萧干。”萧老六神色严肃地说道,“那萧干当初被你逼走,带着汉兵、奚兵、渤海兵便回了箭可山,那箭可山本是奚族故乡,祖居之地,萧干又有势力,一时间纠集了众多人马,足有八万多人,号称十万大军。而且你应该知道,这萧干极为强势,有野心。手下兵马一多,就要解决兵马粮草问题,于是便趁着燕京动荡,率兵攻下了蓟州,现在声势之大,快要超过平州了。”
“竟然有这么多兵马?”周南惊异地问道,原本他只是以为蓟州等地应该都是大辽人马固守,有了公主的号令,各地州城还不是纷纷景从?只有平州,并不隶属于燕京,所以他才只说要攻下平州。
“除蓟州外,还有景州、玉田等州,也已被萧干攻下。现在萧干统领的这些地方,再加上平州地界,已经快要赶上燕京周围大小了。而且,这平州守将乃是辽兴军节度副使张觉乃是大安三年丙寅科状元,甚是能干,也是野心颇大,那萧德妃主政时曾派去时立爱任辽兴军节度使、平州刺史,可是硬是被张觉给架空了,如今张觉在平州也是招兵买马,你想如此人物,而且还是两个,岂是两千人马可以攻下的?”
听萧老六一说,周南这才知道自己的这次东征竟然如此凶险。
周南说道:“舅父说的对,我也不是这一两日便急着走,一来要等搜捕散兵一事了结了,二来要准备兵粮、后勤军一事。三来呢,正如舅父所说,敌人势大,更硬拼不得,我准备派几个人先过去,打探一番情形,再做定夺。”
余里衍这才放下心来,说道:“周郎你能如此想,妾身就放心了。”萧老六也说道:“我只是将这些说与你听,让你早做提防。只是凭你那些炸箭,便能抵得上万余精兵了。啧啧,那箭确是厉害!连我都想不出抵挡防御之策。厉害!”萧老六那天受伤后就一直躺在自己的卧房里,甚至连那一声炸响都没能听到,事后听自己手下那些黑铁军绘声绘色地讲驸马那炸箭如何厉害,竟然一箭将金人完颜娄室炸上了天,说的萧老六很是好奇,想向高远讨一支来试试威力,可是高远告诉他,现在只有周南那些亲军手里有,而且不是用时,严禁私用。
周南笑着说道:“等这次攻下平州,我定会送舅父一些炸箭,装备到你手下去。”
辽朝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的统制方式,其中在东京地区用渤海制度,南京、西京地区用汉制,上京、中京地区则是汉制、契丹制度兼有。总的来看,辽国在设官分职时,随意性、临时性的特征非常明显。辽的南面官制大抵沿袭唐制,后来又兼采宋制而略有变通。导致各地职官名目各异,显得混乱无序。而且辽国本身出于游牧民族,一些官职在中原宋朝几乎不可能出现,但是在辽国却很正常,比如“天下兵马大元帅”,听起来很拉风,很牛叉,可是也许就是统管自己本部的兵马的,这只是辽国皇帝为了迎合这些将领们喜欢高大上的称号的一种手段。总之,从正史里几乎看不到完整的辽国的政府机构和官职的介绍,这也是脱脱所著的辽史历来不被人认可的一个原因。
前三卷基本就是在山沟里或是在州城里,很少涉及国家政府的层面,在接下来的情节里,主角不可避免地要混同进这些制度和名目里面,但是辽朝的一大特色就是官府机构和官员职位设置混乱,所以在官职名称上、机构设置上,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或是为了故事需要进行的改动,敬请谅解。反正你们不要拿我的小说做辽史研究就行,嘿嘿。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