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好在毕岸不像公蛎这般小气,并未质疑他是否说谎,照样点了酒菜。公蛎大快朵颐,绞尽脑汁拍毕岸的马屁,不过毕岸一直沉默寡言,偶尔微微一笑,算是回应,让公蛎稍觉不爽。
毕岸很快吃完,因问公蛎:“还要什么?”
公蛎已经吃得差不多了,见毕岸这么说,厚着脸皮又点了一碟金丝桂花糕。
谪仙楼的糕点名不虚传,香甜软糯,入口即化,而且桂花香味扑鼻。公蛎一边往嘴巴里填,一边含糊着让毕岸:“你也尝尝,比全福楼的还好吃呢。如今离桂花开还早,这些桂花是如何保存的……”
一直看着窗外的毕岸忽然一跃而起,箭一般地冲了出去,公蛎三下两下吃完糕点,噎得直翻白眼,跟着便要冲出,却被伙计拦下了:“对不住了,客官,请您先会了账。”
(三)
公蛎捏着只剩下七文钱的荷包,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谪仙楼。在周围寻找毕岸未果,只好回步行回如林轩。
初夏时节,天气晴好,正是一年最美的时光,洛水波光粼粼,两岸杨柳依依,水上小舟,花间笑语,一派祥和旖旎。若是往常,公蛎早心旷神怡,目不暇接,可今日被毕岸坑了这么一道,连坐车的钱都没了,心中气愤,眼里哪儿还有美景,只管抄了近路,一边走一边骂毕岸,心想下次再见,一定狠狠敲他一顿竹杠。
正走着,忽见前面路口人影一闪,正是今日在新中桥看到的背影酷似柳大之人。公蛎迟疑了一下,还是追了上去。
年前珠儿曾告诉公蛎,说曾见到背影像极了柳大的人。公蛎虽然懒散,但情知柳大一直是珠儿的阴影,若这人真同柳大有关系,只怕又扰了珠儿的正常生活,所以一直想搞清楚。
那人脚步飞快,穿街走巷,几次公蛎差不多要放弃了,又见他出现在前面。如此走走寻寻,差不多一个半时辰,那人闪入一条街道不见了,公蛎追进去一看,竟然又来到了福寿街。
虽然大太阳当空,福寿街仍是一副阴气森森的模样。除了棺材铺子的锯木头的声音,整条街道静悄悄的,那些纸扎匠人、寿衣裁缝,都不声不响地做自己的活计,有人来定死人用的东西,也很少大声喧哗,基本上交付了定银,择时来取便可。
公蛎有些不情愿,站在街口踌躇良久,正打算回去,忽然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只野猫,对着公蛎“呜喵”一声刺耳尖叫,扑过来咬在他的腰上。
公蛎冷不丁被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将野猫甩了出去,但荷包却挂在了野猫的脚爪上。公蛎弯腰去捡,故意晃了下原形,发出咝咝的恐吓声,哪知野猫拱起脊背,往后一跳,接着一个转身逃进了街口那家寿衣店。
妈的,野猫也敢欺负老子了!
公蛎勃然大怒,毫不犹豫,跟着进了寿衣店。
仍是公蛎以前来过那家寿衣店,挂着各色寿衣敛服,不过那件红色的骷髅蝙蝠大敛之服不见了,同样位置上挂着一件宝蓝绣花内穿寿衣。小裁缝也不在,做了一半的活计还放在木台上。
公蛎怒气冲冲,在悬挂的衣料、成衣后面翻了个遍,也不见那只野猫的踪影,自然也没找到荷包。
荷包里虽然没有几文钱,但那是公蛎最后的盘缠。公蛎扯着嗓子吆喝起来:“有人没?小裁缝,小裁缝!有没有看到一只猫?”
对面纸扎店的一个憨厚老汉探头道:“他在内堂呢,老半天了。你去里面看看。”
内堂有些暗,一下子瞧不清里面,但咕噜咕噜的声音,像是猫叫,公蛎冲着声音扑了过去,叫道:“死野猫!”
冲得太猛,一下子扑到了一个人身上。公蛎一看,原来是小裁缝,坐在椅子上,斜靠着身后裁剪衣服的木板台子,手里握着把剪刀,瞪眼看着自己,而咕咕的叫声就在附近。
公蛎胡乱道了个歉,东张西望往圆凳下以及他身后寻找:“对不住,你有没有看到一只黑色大野猫?……”忽然发现两手黏糊糊的,伸在面前一看,竟然全部是血;不仅手上,连脚下地面,都汪着好大一摊血。
公蛎哇一声跳了几步,拉开后面小窗窗帘,顿时呆了。
小裁缝喉咙被人割开,咕咕的声音正是他发出的,带着泡沫的血一股子一股子流下来,如同翻动的喷泉。额头上还鼓起一个大包,渗着血珠子。
公蛎举着双手,手足无措。
小裁缝竟然还有意识,嘴巴一翕一合,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呃呃的喘息声,反而让断开的喉管流出更多的血和泡沫来,手中的剪刀落在了地下。
外面传来脚步声,纸扎店老汉唠唠叨叨道:“小裁缝,你干吗呢,赶紧出来看店啊。”
公蛎一个激灵,忽然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转身便要逃走,却被小裁缝死死拉住了衣角。
公蛎见小裁缝直勾勾盯着自己,心里竟然一阵慌乱,正要伸手打开,忽然小裁缝瞳孔之中,自己的身影之后竟然映射出一个奇怪的东西,急忙回头,背后却空无一物。
这么一瞬间工夫,做纸扎的老汉已经打开帘子进来,同公蛎对视了片刻,大叫一声:“杀人啦——”杀猪一般的声音似乎让寂静的福寿街为之一颤。
公蛎依旧举着沾满血的双手,脑袋一片空白。外面乱七八糟响了一阵,吆喝声音此起彼伏,很快将寿衣店围得水泄不通,有看热闹的,有去报官的,棺材铺几个青壮年匠人拿着棍棒,相互鼓励着进来,准备活捉公蛎。
公蛎哆嗦着道:“我没杀人……”一个青年喝道:“你没杀人,手上脚上的血是怎么回事?”
公蛎急忙辩解:“我一进来,就看到小裁缝坐在圆凳上,身上地下都是血……”
人群外圈一个男子叫了起来:“你手上的血是怎么回事?”一个女人叫道:“大白天带个黑帷帽,一看便不是什么好人!”更多的人吆喝起来:“扯掉他的帽子!”“准备家伙,别让他跑了!”
公蛎急得头上冒汗:“不是我,不是我……”无人听公蛎解释,七嘴八舌,言之凿凿,好像他们都亲眼看到公蛎杀了小裁缝。那人情绪激动,叫道:“可怜的小裁缝,年纪轻轻就这么没了!”两个同小裁缝交好的中老年妇女哽咽起来,咒骂公蛎这个形容猥琐的刽子手,群情更加激昂,纷纷吆喝着要打死公蛎。
内堂位置小,因唯恐踩到血迹,两个青壮年匠人手持棍棒守在了门口,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扁着衣袖,拿着一把锋利的菜刀,朝着公蛎挥舞。
公蛎听不到众人在讲什么,抱头蹲在了地上。地面上,最下面一层血迹已经凝固,上面的层层叠叠慢慢推进,像是一块在血月下带着暗红反光的梯田模型。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劣质布料的气味,冲着公蛎的鼻子。
壮汉的脸在公蛎的眼前无限放大,公蛎看见他鼻孔令人恶心的鼻毛,粗大的毛孔,和随着咒骂喷溅出来的口水,带着一股难言的臭味。
公蛎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强烈憎恶之感。为什么这些凡人会如此愚蠢、固执呢?他腾地站直了身,恶狠狠地盯着那个壮汉。
壮汉忽然觉得帷帽黑纱里面射出两道绿光,阴冷凶残,犹如黑夜的猛兽,心中莫名害怕起来,不由后退了一步,颤抖着叫道:“你……你想做什么?”
后窗有缝隙,可以化为原形逃走。脑海里一个声音提醒公蛎。
不!我为什么要逃走?这些愚蠢的凡人,根本不配享有洛阳的繁华。公蛎一甩脑袋,发出一阵嘶哑的怒吼,帷帽落在了地上。
公蛎的眼睛变成了烟雾蓝色,带着一圈暗红的底晕。他清晰地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柔软的皮肤正在飞速形成一片片坚硬的鳞甲,有一种隐隐发热发痒的感觉,很是舒服。
公蛎笑了起来,沙哑之中夹杂着咝咝声。他将目光投射在壮汉握着菜刀的右手手腕上。
壮汉正紧张兮兮地盯着公蛎,忽然如同被蜇了一般,菜刀啪嗒一声掉在里血泊中。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皮肉烧焦的味道,壮汉的手腕处呈现出一处鸡蛋大的黑红色,形如烧伤后的痕迹。
壮汉捧着手腕发出一声惨叫,转身往外逃去。
周围的嗡嗡声静止了,围观者如潮水般后退,有胆小者已经跑出了寿衣店。
公蛎的视力从来没有如此好过,连那些人贴身戴着的配饰、内衣都瞧得一清二楚。瞧得更清楚的是,他们很害怕,先前吆三喝四叫嚣着要打死公蛎的几个,更是害怕得厉害,他们都看到了公蛎脏兮兮的脸,以及脸上丑陋的两撮毛,但没有一个胆敢嘲笑他。
公蛎忽然觉得很开心,他挺起了腰,咯咯笑着看着那些愚蠢的凡人。
刚才拿着棍棒、叫嚣着要打死公蛎的两个壮小伙,只剩下一个,他双腿筛糠一般,哆嗦得不成样子。公蛎看着他,觉得很好玩。
手指尖在发痒,似乎有锋利的东西蠢蠢欲动,呼之欲出,公蛎放在嘴巴里舔了一下,黏糊糊的血渍,带着一股独特的咸鲜味,竟然很是可口。
公蛎看到自己青灰色的长指甲,如同钢爪,看到壮小伙胸膛里嘣嘣跳动的心脏,新鲜的血液在他身体内流动,不由伸出了手去。
一个白色身影如同闪电般冲了进来,一把扣住了公蛎的手腕,并将早已吓傻的壮小伙推了出去。
原来是毕岸,身上带着初夏阳光的味道。
公蛎看到毕岸俊美的容貌,看到他荷包里的银两,以及他蓬勃的颈动脉中源源不断的鲜血。
快制服他呀。这样他的这身皮囊就是你的了。
不,他是我的……他是我的什么人呢?
公蛎呆呆地看着毕岸。毕岸的嘴巴在动,眼神凌厉,表情严肃。
哼!他在责备你呢!你瞧,没人真心对你。
公蛎嘤嘤地哭了起来,听起来却像是在笑。他眼里的烟雾蓝色像燃烧的鬼火,跳跃着,同瞳孔暗红的底晕融合在一起。
他挥舞着锋利的长指甲,朝毕岸修长的脖颈划去。
(四)
公蛎软塌塌地靠着毕岸,一脸的彷徨无助。
整条福寿街的人,似乎全来了,里三层外三层,围得铁桶一般;拿着棍棒的,操着菜刀的,握着剪子的,甚至还有拎着小板凳的,叽叽喳喳、吵吵嚷嚷,坚持称公蛎是凶手。
毕岸眉头紧锁,大声道:“各位乡亲称他是凶手,可有人出面具体描述一下吗?”
人群静了一下,接着嗡嗡起来。站在最里层的几个相互推让着,谁也不肯出面先说。
人群中间一个男子叫道:“就是他!我们这么些人看着,还会有错吗?”其他人附和起来。
声音有些熟悉,还是之前第一个鼓动要打死公蛎的那个人。
毕岸道:“谁第一个发现的?”
那男子缩在人群后面,不耐烦道:“有什么要紧?你不会是想包庇他吧?”他的话十分有煽动性,人群顿时沸腾起来,围堵的人墙逼得更近了。
毕岸厉声喝道:“后退!毁了现场唯你们是问!”
众人被毕岸气势所逼,果然后退。毕岸目光犀利,环视一周,眼神落在叫嚣的男子身上,指着他道:“你出来。”那人掩面往后退缩,却被众人推到了前面来。他耷眉斜眼看着公蛎,耸着身子道:“对面纸扎店老伯看到了,就是他杀的人!否则他手上的血从哪里来的?你们俩,是一伙的吧?”
公蛎认出来了,原来是那日碰瓷讹胖头的小胡子。他显然早就认出了公蛎,一脸幸灾乐祸。
毕岸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道:“是你打晕了小裁缝。”
小胡子一怔,眼神闪过一丝慌乱,跳起来叫道:“你血口喷人!”扭头朝四周,大声叫道:“这人转移视线呢!”
毕岸不慌不忙,道:“你今日曾同小裁缝发生过纠纷,两人在内堂发生撕扯。”他看了一眼小胡子的荷包:“你偷了小裁缝的钱。”
小胡子一把捂住荷包,道:“青天白日的,还有没有王法?这是我娘的首饰,我刚回家取的!”将荷包翻弄着给众人展示,里面一串珍珠链儿,一对发黑的老银手镯,还有一些不值钱的戒指头饰,看起来确实不像是小裁缝的东西。
小胡子骂骂咧咧起来,抵死不认。毕岸却不理他,拉起小裁缝一只手,朝众人道:“小裁缝左手小指指甲断裂,食指、中指指甲外翻,说明当时撕扯得甚为厉害。”他从死者手指缝中抽出一根细若发丝的丝线来:“这根丝线,同你衣服颜色相同。而你胸前衣襟上,刚好出现了几条新勾丝。”
小胡子愣了一下,将勾丝部位捂住,咆哮道:“胡说!我……我不小心钩在了树枝上!”已有好事者问:“哪里的树枝?”
小胡子气焰稍低,目光开始闪烁:“是挂在纸扎上……不,不小心挂的,我也记不得了。”
毕岸弯腰,从一堆衣料中捡起了一块东西,道:“这个是你的吧?”原来半截石镇纸,一角陈旧性缺口,中间的断裂处确是新的。毕岸道:“你左手食指有墨痕,身上有金粉银粉的粉末,这个镇纸上面,也有同样的粉末和墨痕。”
小胡子慌乱起来,直着脖子叫道:“这个是我的没错,原是小裁缝昨日说画些寿衣图案,找我借用的!”
旁边的纸扎店老伯点头道:“确有其事。”
毕岸拿镇纸在小裁缝额头那里比划了一下,道:“镇纸这里沾有一点点血迹。”接着从挂起的布匹之后拉出一个陈旧的小匣子来,打开来看,却是盛放银两的。毕岸道:“小裁缝找你借镇纸,今日午后你来取回,小裁缝刚好不在,你便自己进了内堂,看到收银钱的匣子里装着这几日的进益,便起了贪念,伸手去拿。刚好小裁缝回来看到抓了个正着,情急之下,你抓起镇纸砸在了小裁缝的额头上,把他打得昏了过去。”
围观者大哗,小胡子头上沁出一层汗珠来,眼神慌乱,不停重复着:“血口喷人!血口喷人……”
几个年纪大的窃窃私语了一阵,一个老成持重的老者问道:“这位公子,我看里面的银两并不见少,你如何断定是赵老屋劫财不成杀人?”
原来这人叫赵老屋,他爹娘原是在这里开纸扎铺的,他自小儿便在这条街上长大,粗识几个字,画棺木雕花图样、描金倒是不错,不过不务正业,爹娘过世后,纸扎店转了手,家财被他折腾了精光,媳妇也被打跑了,整日吃吃喝喝,偶尔去几家相熟的店里帮忙混口饭吃。大家瞧在他死去父母的份上,也不大跟他计较。
毕岸道:“你看前堂,有个盛放零钱的小框子,显然是日常用的。这个木匣里都是已经换成的银锭,只有两个一两的,平日里是不用拿出的。”他走到制衣的木台前,撩开墙面上的围布,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墙洞来,刚好同钱匣子大小差不多。
毕岸道:“这个钱匣子,没有放入隐蔽的墙洞,而是塞在一堆布匹中,若不是盗贼所为,便是被人取出后小裁缝未来不及放入。所以银两虽然未少,但案件定同钱财有关。”
他转向赵老屋:“你见小裁缝昏厥,自己也慌张,将钱匣子塞入布匹中,又把小裁缝搬坐在圆凳上,让他趴在制衣的木台架上,做出偷懒打盹的样子。然后回去收拾细软,准备出去躲几天风头。”赵老屋的眼睛直了,惊恐地盯着毕岸:“你……你当时躲在哪里?”
毕岸用手指在木台上抹了一下,道:“木台上铺的桌布,距离桌边一尺左右距离有隐约的散点状血迹,同小裁缝额头的伤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小裁缝额头的伤口上,也沾有一些桌上的线头。”
公蛎心里踏实了下来,随着众人的目光去看台面。
寿衣店的制衣台子,通常不太讲究,多时用一些过时陈旧的床单、布头来做桌布。这块桌布是由两块蓝黑色布头拼接而成,若不仔细分辨,很难看到上面的血迹。
赵老屋终于撑不住了,蹲在地上,抱住脑袋嚎起来:“我只打了一下……我说钱退给他,他仍拉着不让我走,说要去里长那里评评理……谁知道他那么不经打……”
众人纷纷指责赵老屋。老者忽然道:“慢着,赵老屋打了小裁缝不假,但小裁缝的致命伤在脖子……”
毕岸道:“我正要说起这个。是哪位看到这位公子杀小裁缝的?”
纸扎铺的老汉被人推到前面来。毕岸道:“老伯不要慌,你仔细说下当时看到的情形。”
老汉诚惶诚恐,半日才道:“我昨晚拉肚子没睡好,今日中午就补了一觉。因约了人申时三刻来取纸扎,这才开门。一开门就见寿衣店开着,只不见小裁缝,估计也是在内堂打盹。后来便见这位公子,”他指指公蛎,“这位公子急吼吼的,闯进了寿衣铺,说找一只野猫。”
毕岸道:“你几时开的门?几时这位公子来?”
老汉想了想,道:“我起床后扎好一个马头,取纸扎就来了。又过了一盏茶工夫,这位公子才来。”
毕岸道:“这位公子在寿衣铺内堂待了多久?你闯进来时,看到了什么?”
老汉道:“这位公子进去没多久,我心想小裁缝孩子家瞌睡大,可别被人偷了东西。”他讪讪地瞧了一眼公蛎,昏黄的眼睛泛出泪光:“也就你问我话这么点儿工夫,我不放心,就赶紧过来招呼。一打开帘子,见这位公子两手是血,小裁缝拉着他的衣襟,地上掉着一把剪子。”
周围嗡嗡的议论声又起来了。
毕岸和颜悦色道:“你仔细回想一下,当时地面上有没有大滩的血迹?”
老汉紧张地搓着手,迟疑了片刻,道:“有。”
毕岸道:“你确定?”
老汉语气肯定,道:“有,好大一片血迹。当时后窗帘拉开,有西晒的阳光进来,照得地面有点反光,我看的很清楚。”他抡圆手臂比划了一下,“这么大一摊血迹。”
毕岸微笑道:“多谢老伯。过会儿捕快来了,您也这么照实回答便可。”然后朗声对围观者说道:“老伯说,从他午后起床,便没有看到小裁缝出来,而这位公子进来找猫,待在内堂的时间不过片刻。若是小裁缝真是这位公子杀的,老伯进来时,杀人行为刚刚完成,地面上不会有大片血迹。”
有人嚷嚷道:“那地上的剪刀是怎么回事?”
毕岸道:“小裁缝的喉管是被人用利器割断的,刀口整齐,边缘平滑,第一说明凶手下手极狠,有备而来,第二说明凶手使用的凶器轻薄锋利,绝不会是日常剪刀。”他用一块布垫着,拿起剪刀仔细看了看:“剪刀手柄处有血迹和手指印,但刀刃及刀尖部位却没有,说明这把剪刀并非凶器。”
人群一阵骚动,阿隼带着两个捕快挤进了人群。毕岸冲他微微点了点头。
一人叫了起来:“你袒护他!他两手是血,怎么解释?”
毕岸气定神闲,道:“小裁缝衣服被血浸透,贴在身上,其中腰部有两个明显的手印,自然是这位公子进来时没有看清,脚下一滑,扑在了小裁缝身上。”
一个老者赞道:“公子好眼光!推断得合情合理。只是么,赵老屋和这位公子都不是凶手,那凶手是谁?”
公蛎松了一口气,差点落下泪来。毕岸拍了拍他的肩,对老者道:“我只说这位公子不是凶手,却未说赵老屋不是凶手。”
已经被捕快扭起来的赵老屋一听这话,嗷嗷叫着往毕岸处冲来,却被阿隼一把按在了地上。他嚎叫道:“不是我!我只用镇纸打了他一下,新的镇纸我舍不得借他,那个镇纸老旧,中间有裂纹,一打就断了,怎么可能打死人……”
毕岸冷冷道:“强壮麻利下手狠,你赵老屋很是符合呢。”他的目光落在赵老屋的鞋子上,对两位捕快道:“麻烦仔细搜一下。”捕快很快除了他的衣服、鞋子,上下搜身。
阿隼拿起鞋子左看右看,忽然叫道:“这是什么?”小心翼翼地拈出一条二指宽的小刀片来。
这小刀片乌中泛金,锋利异常,吹发可断。赵老屋挣扎起来,叫道:“不是我!”阿隼晃着刀片喝道:“物证面前,还敢抵赖?”扯过一块布头塞在他嘴巴里,又拿出铁链绳索将他捆得结结实实。
有胆大者往前凑,惊讶道:“这是什么玩意儿?这么小,用来做什么?”
阿隼道:“这种刀片为乌金所制,在黑市俗称‘不粘血’,因为刀刃又轻又薄,极为锋利,照皮肤喉管等处划下去,未等出血,刀片已经拨出,所以刀刃上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有一个粗苯妇人好奇道:“这玩意儿是不是专门用于杀人的?”
阿隼敷衍道:“不一定杀人,在街上用这个偷荷包玉佩,小巧方便。”有人叫道:“我想起来了!上次王大官人的玉佩被人偷了,连衣服都割破了,自己都没发觉。”
另一人道:“可不是,这么小巧,加在两指之间随便一划,神不知鬼不觉,荷包就没了!”
后面跟上来的捕快已经开始清场,驱赶围观的人群:“散了散了!无关人等不得逗留!不要脚印子手帕子什么的丢在现场,小心官爷招你们问话!”
(五)
寿衣店门口扯上了绳子,算是围蔽。夕阳西下,余晖透过后窗落在半成品的寿衣上,夸张的绣花,发亮的颜色,同常人衣服明显不同的制式,让昏暗的店铺看起来就像一具陈旧的棺材。
今日莫名其妙惹上官司,要不是毕岸赶来,只怕今晚就要在府衙的牢狱里度过了,公蛎庆幸之余还有一种强烈的不安。一转脸见小裁缝死不瞑目,仍保持着惊恐的神态,更是心跳加快,恨不得夺路而逃,但毕岸未发话,他不敢擅自离开。
毕岸和阿隼将凌乱的布匹一一整理,并详细地勘验可能出现的痕迹,偶尔交换个眼神,并不多说。
店铺并不大,但公蛎依然亦步亦趋地跟着两人身后,似乎只要离开三尺远,便可能存在危险一般。见两人一点一滴搜寻,恨不得将整个地面翻过来,忍不住道:“赵老屋不是已经认罪了吗?你们还瞧什么?”
毕岸看了他一眼,道:“小裁缝不是赵老屋杀的。”
公蛎吃了一惊,结结巴巴道:“你,你刚才,刚才言之凿凿,板上钉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