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这说好的采访还能说取消就取消的?而且还是她和肖烨的双双取消。

明明刚刚其他获奖人都去接受采访了啊?

宁知中挥挥手,直接带着妹妹和拖油瓶上了事先安排的车:“放心,这哪里用得着采访,我倒……我说你也不想想你们俩和其他人一样吗?你们的素材太多了,不用采访。”

“哥带你们看看首都风光,你们之前不都是工作的吗?一直也没能好好玩,不过这回我可都给你们安排好了,下午到晚上,咱们把几个轻松的景点玩遍。”

他语气间带着兴奋,从知道妹妹要来之前他就在策划了。

至于采访,那不过是为了写书进行的面对面谈话罢了,就凭他脑袋里关于妹妹的素材,这种谈话哪有必要?

肖烨的情况也一样,他太清楚了,宁知中看了眼肖烨,肖烨绝对不知道他沾了多大的光,如果不是他帮忙,他就得被关在那小房间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的深度访谈了。

宁知星将信将疑:“这样吗?”

她和肖烨素材是挺多,那之前为什么安排那么长的时间?

宁知中像是看出了她的想法:“其他几位获奖人之前接受的采访都很散,而且年份比较久远,需要更新,你也不想想你们俩的素材多新,这也没什么好更新的。”

听上去很有道理,就是总有种被骗的感觉。

“哥不错吧?替你们俩省了那么多时间!”宁知中拍拍胸脯,很是得意。

宁知星眉头一皱,品出了点不对劲的味道:“哥,你替我们省时间?这事和你有什么关系?”

“哈、哈!当然没有关系,不过我帮忙整理了素材。”

他可没撒谎,他确实帮忙整理了素材。

“所以我才说是我帮的忙嘛!”

这倒是挺有道理。宁知星信服了:“谢谢哥,那我们接下来要去哪?”

宁知中很是自信:“我安排的……那还是得和你们说一说。”他开始数起了自己安排的景点,说到一半,这就露出了无语的表情,“肖烨你盯着我干嘛?你又没什么讲究,跟着玩就是了。”

他们三个人里面,肖烨是最迁就的一个人了,打小到大就没拒绝过什么。

肖烨:“你说的晚餐的参考菜馆最后一家不行,他们家的主打菜放了冬瓜,阿星不吃冬瓜。”

宁知中:……?

他捏紧了拳头。

这肖烨找事来的吧?他不比他清楚?

“还有这家的招牌菜,阿星也不吃……”他指的菜倒不是首都特色菜,是那家家常菜馆的招牌菜。

“阿星吃的!”宁知中看了眼就觉得自己抓住了肖烨的破绽,妹妹怎么会不吃胡萝卜?

肖烨:“阿星吃焖煮、炒菜的胡萝卜,胡萝卜饭也吃,但是炖汤的不吃。上回我和她去剪彩,当地推荐的这个菜,她很不喜欢。”

宁知中陷入沉思,这么一想,家里好像一直没用胡萝卜炖汤过?

“我确实不吃,点了你们吃,我没事。”挑食应该是天注定,宁知星解释了下。

虽说宁知星是好好解释了,可宁知中还是一脸如遭雷劈。

他麻木地听完了肖烨的意见,默默地把黑名单中肖烨的名字套上了圈,加粗的那种。

果然,这个人就是要和他抢妹妹吧?这就是故意在阿星面前表现他更关心阿星。

这个人……心机好重,以前怎么没看出来。

宁知中稍微更改完行程单,便故意靠近和妹妹聊起了天。

宁知星很享受和哥哥久违的聚会时光,她认真地同哥哥分享起了今天发布会的情况。

只是今天有些奇怪,一向话多总是爱插话说些自己心得的哥哥难得沉默。

他……一直在看肖烨?

哥这是在干嘛?

宁知中坚定地独自排挤肖烨中,他一心二用,一边听着妹妹的话,一边观察着肖烨,每次一等妹妹要说到肖烨或是肖烨要插话,他就及时发声。

他要让肖烨明白一个道理!

这个家里谁才是“大哥”,就是想抢妹妹,也得先认他这个大哥。

呸呸呸,妹妹不给抢,妹妹是他一个人的妹妹。

宁知星:……

虽然搞不懂哥哥在干嘛,但她敢肯定,绝对是又在想什么有的没的的事情,看他那表情变化就知道了,还好哥哥在外人面前总能做好表情管理。

宁知星总算明白以前宁奶奶对小叔和二叔的担忧是怎么回事了。

她居然也开始担心自家哥哥找不着对象的事情了,不过找不到也没事,她可以给哥哥养老的。

这难道就是二叔努力赚钱的动力吗?她悟了。

一车人想法各自不同,好在这车很快到了目的地,这便开始了短暂的首都半日游。

……

没有接受采访而是去旅游了一圈,时间和行程完全按照着自己的习惯来,这便不会给当事人造成什么负担。

所谓的舟车劳顿和辛苦完全没在宁知星身上留下印记,第二天天一亮,她起床时不但精神饱满,还拉着肖烨一道散了散步。

哥哥她就没拉了,主要是她哥就特别怪,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昨晚临要回房间前,就一直拉着她问她有几个哥哥,宁知星都无语了,回答了一次又一次,偏生宁知中还听不腻,最后笑得一莲花开,荡漾的回房间。

此生再也不想回答此类问题的宁知星暂时把哥哥从自己的行程中删除,一等到了约好的时间,她便带着肖烨逃难式的到了柯院长的研究所参观。

柯院长的研究所对于宁知星来说完全是舒适区,她如鱼得水,时间也过得飞快。

柯院长起初还想着要招待一番肖烨,后来和宁知星聊得入神,这就把肖烨抛在了脑后,对此肖烨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跟着,像是也听得很投入似的。

到了中午,郭副总安排的车便到了研究所门口,虽然还说得意犹未尽,可柯院长还是很守时的带着两个人上了车。

除了郭副总外的人事先都不知道地点,只见这车左拐右弯,从宽阔的马路到胡同,在两者间穿梭,最后进到了门口有岗哨站着的大院。

“这是大领导的家。”车已经进岗哨,郭副总方才开始介绍,“大领导说了,咱们就在他家里简单地用顿便饭,大家吃得轻松就好。”

其实这辈子加上辈子,宁知星见过的市面真不少,可好像永远都会有全新场景解锁。

两辈子以来,对于她而言,大领导三个字都很遥远,这应当是在别人口中、在电视里出现的,虽然之前她已经受邀进智库,偶尔会接收到首都的信件并根据信件里的信息给出一些从专业出发的建议,可打心底,她总觉得这一切和她实在是有段……难以拉近的距离。

不过万事总有第一次,她总是在慢慢地接受着这些改变的。

纵然脑海里有千般想法,反应在现实里也只不过是很快的一段时间。

好在身边还有伴,看着肖烨那张淡定脸,她就不慌了。

还真别说,肖烨那好像天生的面具冷脸还真的有点用,总给人一种他不会紧张的感觉,这点得学习。

因为事先打了招呼,他们的车直接开到了最里面。

一下车,在报纸上出现过的领导便出现在了眼前,他的衣服事先换过,是挺休闲又可以见客的家居服,笑着看人的时候,就像是个慈祥的长辈。

但同时宁知星也知道,这张脸只消去掉笑意,便会显得不怒自威。

大领导和他的夫人一道出来招待了他们俩。

在热情的招待中,这餐饭用得异常愉快。

宁知星得承认,这也是实验室饭桶风气和家族传承的影响,习惯了吃饭大过天的说法,这上桌一坐下,下意识就开始认真吃饭,没一会,这碗里的饭便一扫而空。

大家结束用餐的时间都差不多,看到这点的时候宁知星有点感慨。

其实国人最注重的就是“吃饭”二字,这点在国人问好用语上便能体现。

吃饭快不是个坏习惯,可如果总是吃饭很快,这就往往和忙碌挂钩,就像她在家里,如果大家一道在饭桌上聊天,那么她吃饭的速度也会跟着变慢,可如果是在实验室用餐,那便能看到大家埋头比谁吃饭快的模样。

大领导看着宁知星的眼神满是慈爱:“宁同志、肖同志,柯院长,今天我拜托老郭请你们来,是想请你们和我一道参谋几件事。”

忽地说到了重点,要宁知星心里下意识地动了动,她立刻坐直,也不知道她的预感准确吗,她总觉得对方接下来要说的事情非常重要。

大领导语气始终如一的轻松:“你们也知道,咱们国家现在尚在发展中,接下来还有很遥远的路走,不过很幸运的是,我们国家这几年来科学成果数量井喷式增长,这其中在座的各位提供了不少帮助。”

他平时说话的习惯便是说一句停一下,语速也不快,这一停下,便顺势打量了下今天围坐了一桌,他邀请来的嘉宾们。

只是嘉宾们有点不配合,他这停下来,没有一个人接话的。

只有郭副总,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这就要接话了。

大领导挥了挥手,示意不用,他早就知道他今天邀请来的这几位科学家都与众不同,不过吧真的见到的时候,还是有些意外。

但是……这样挺好,他们并不懂那么多的人情世故,可他们比谁都更懂他们的专业,这就够了。

“今天邀请来各位,是想让你们和我一道参谋一下未来国家的发展。”

他身后一直没说话的保卫员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文件,放在了众人的面前。

“这份文件我们之前探讨了很多次,因为发展速度太快,旧的计划已经跟不上了。”他看了眼宁知星,这点必须得归功于某人。

连锁反应是很惊人的,就比如通讯技术的发展、交通技术的发展就能直接对各方各面造成惊人的影响,更别说宁知星研究的技术远不止于此了。

正如昨天郭副总复述的那场发布会中记者说的那样,他们现在确实是科技在拉着国家发展。

“我们经过了多次会议,最终形成了这份方向性的文件,之前的沟通方式安全性还是不够,所以就想着趁这个机会把你们请到这来谈一谈。这份文件仅仅是我们就大方向的一个设想,具体能不能实现,还得你们来确认。”

“当然,如果这份计划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也请一定要提出,今天这个场合,大家畅所欲言。”

他还没说完,桌上便已经传来了翻页的声音。

在座第一次看这份文件的只有今天被邀请来的三位客人,他们三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看文件很快,能迅速地在一堆文字中提炼出关键字,一目十行,尤其是在这种充满了公文词汇的文书里,他们的速度被发挥到了极点。

大领导和郭副总对视一眼,脸上均带上了笑。

这要是旁人,估计他们会觉得不会做人,可眼前这三人,他们只觉得“可爱”。

没错,确实是可爱,还很可敬,这样的人着实太少了。

“阿星。”肖烨不知道从何处掏出来了两根笔,分着自己和宁知星一人一根,“这里的这个算法计算引用不对吧?我觉得这里用的经济模型错了,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应该很有出入……”

他们三个都是信得过的人,在给文件是也没有藏着掖着,这份文件是在理想状态下的一个框架设计,其中的规划都套用了模型计算大概的得失。

一旦涉及到数学、经济类的问题,肖烨就特别敏感。

两个人的头越靠越近,这就开始凭空地对起了数字。

能够参与前期方案设计的人也都是相关行业的精英,可他们大多长期脱离于实践工作,相对理论派的他们给出的计算数值便也不是特别准确。

餐桌是长方形的,和郭副总坐在一边的柯院长本来还在埋头看文件,这就忽地有了种自己被排挤在外的感觉。

他看了眼郭副总,看了眼大领导,自以为“悄无声息”地拖着椅子开始了乾坤大挪移。

他迅速地凑到了肖烨身边,长颈鹿式探去了脑袋,手里摩挲着这才发现没有笔,还好警卫员及时关注到他,帮忙递上了一根笔。

“你们在说什么,让我看看。”

大领导拿起了茶杯,用茶杯挡住了脸上的笑,这可真是,老柯都跟着变幼稚了。

宁知星和肖烨的节奏很快,柯院长凑过去的时候很主动,离开的时候……也很主动。

他默默地把椅子挪走,独自地坐在了边角,拿着笔埋头写着备注,不知怎地,这身影陡然便有了几分莫名的孤独。

大领导这几天都很忙,基本上都在加班,没休息好的他今天早上特地喝了好几倍浓茶,本来还担心会犯困呢,现在看来……眼前的这“表演”太有趣,根本就不会困。

没过多久,三人便各自结束了工作,只是脸上的表情好像不太一样。

肖烨是一如既往的冷脸,看不出变化。

宁知星一脸淡定,但这不是消极的信号。

倒是柯院长,脸上的表情像是……有些纠结。

“这份计划如何?应该怎么改动,在计划的时间内,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呢?”

自诩是老前辈的柯院长决定自己要发挥带头作用,率先发声:“和我这技术相关的是升级版的隐形飞机技术……这个倒不是很难,但要如何实现突破是一个问题,我们之前参考鸟类做的新的机型设计确实在各种角度上提升了隐形率,但是材料还是很成问题,因为材料的限制,它实际完全达不到设计时的隐形率,反而飞行时间长后,更容易被雷达检测出来……”

宁知星举手:“涂层呢?用等离子屏障来提供一个作用力,达到吸收的效果,我们那之前在研究高速铁路时,为了防止电机因为过热产生的损耗,研发出了不少材料,其中有一款耐热复合材料或许可以作为参考,不过肯定还得进一步研究。”

肖烨:“设计图的计算没有问题,发动机的进气口位置可以修改,机匣的结构也可以升级,我画图给你看。”

场内再度陷入沉默,郭副总接收到眼神,默默地承担起了整理流程的工作。

“柯院长,宁同志和肖同志的建议如何?”

柯院长:“……那我,没什么问题了,按照计划,五年,嗯,三年内应该可以,那么我们来讲第二条……”被这么忽然打断一波,柯院长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好在平日里作报告的习惯在这会帮上了他。

他顺其自然地往下讲,可每次提出来的问题,肖烨和宁知星都能像是事先做好了功课一样给出意见。

他们这意见还不是那种随便抓两句混个参与度的那种,是切实能运用的技术或是明显大有可为的方向。

柯院长:“……我没有问题了,我的计划,我确保我能按时完成。”

虽然那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早就用过了,可好像永远都不会过时。

把自己的部分汇报完,柯院长便开始看起了宁知星的部分,这一看,他控制不住地瞳孔微张,整张脸上当即就呈现出了震惊的神色。

他们拿到手上的文件虽然全,可是是事先贴了标签的,他刚刚大致看完了总述的部分便直奔自己的部分,就是现在他才发现,和宁知星相关的有那么多。

肖烨的倒是还好,都是在整体的运算上。

这多还不算完,和他的计划相比,宁知星那难度简直高了不止一倍吧?这随便单列出来一项都足够一个团队拼死拼活研究个几年,这真的是几年内的规划吗?

“我和知星已经沟通好了,计算错误的部分我改在上面了,以她的汇报为准。”肖烨没什么可汇报的,他淡定地把舞台让了出来。

大领导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在看到柯院长那不太对劲的脸色和那疯狂翻着文件的手后,他这便立刻想起了自己忘记交代的事情:“文件里提供的几个大的方向研究不是都要做到的,都列出来,只是为了筛选,咱们以效益高、能实现的项目优先。”

宁知星:“……”

“怎么了,难度很大吗?”郭副总不太好意思,别说大领导了,他自己也忘了这事,主要是他们在做方案的时候,那是尽可能地把想要的东西都写上,这不是还没到删的环节。

宁知星:“我觉得……好像也没那么难吧?”

她想了想还是直说了:“我觉得目前列出来的研究项目都在可行的范围之内,没有到实现不了的程度吧?你们可能还是对咱们国家的科研能力有所低估。”

大领导和郭副总脸色这就立刻复杂起来了,这回他们还新加入了一个同盟,柯院长。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的表情那叫一样的复杂。

这到底是他们低估了,还是宁知星高估了?

“但我们也得劳逸结合,不能让咱们国家科研人员太辛苦吧。”大领导想了想认真道,“我知道有不少的研究人员是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国家做贡献,可是这不代表我们应该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他们的牺牲。”

宁知星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得主动发声。

自从上一次的经历后,她便发觉大家对于加班的理解好像……很不相同。

“嗯,如果说每天延迟一两个小时下班,或者取消午间休息,然后偶尔的周末改单休……冲刺期可能那一两个月没有休息……当然,加班费是会给的,吃饭休息后勤照顾,这样算不算太辛苦呀?”宁知星认证地征求意见,“我们实验室就是这样的,不过最近项目告一段落,又恢复正常休息了,我们事后有统计过,除却最着急的项目,其他项目研发期间,整个工作室差不多最多是换算成半年到一年的单休。”

其他人还没说话,柯院长便先呛了水,他用力地捂住了嘴,可这水还是依稀地从指缝里跑了出来。

在座的也就是宁知星和肖烨不明情况,就连大领导身后的警卫员都知道柯院长为什么呛到。

国内高速发展的期间,别说是各大研究所、实验室了,就连他们这些有关部门也常常通宵达旦的加班。

柯院长研究所的项目基本都是和军方对接的,他们时常休息日就是用来通勤的,还得做皮卡进山实验,整个研究所上下除了天赋异禀的人外,每一个都晒得又黑又黄,半点看不出研究人员的影子。

大领导:“……这样也不是不能接受吧,当然,加班的补贴该给得给。”

“那就很好解决了呀!”宁知星一击掌,“不过得划分一下轻重,刚刚阿烨重新算过了,其中有几项技术分别在政治、经济和民生中占影响力因子很高,得引起重视。”

她简单地画了表,重新对这些项目排列组合。

“那这些项目的可行性呢?我们应当要优先研究其中能先出结果的。”

“都差不多吧?除了我画圈的这几项,我感觉用的时间不会差很多……嗯,相差半个月左右对你们来说算多吗?”

终于在旁边咳嗽完的柯院长回来了:“不,不算多。”

饶是很不敏感的柯院长这会也已经看出大领导和郭副总脸上的兴奋,虽然他被凡尔赛了,可对于后辈的保护欲还是下意识地占了上风:“但是宁同志,你必须得认识到一点,每个人的研究天赋不同,你属于研究速度快的,很多项目有你和没你应该要差不少时间,尤其是你画圈的这几个。”

刚刚脸上还有控制不住的喜悦的两位领导这就回到了现实之中,两人相视苦笑。

对,他们忘了宁知星不是每个项目一个。

“你说得对。”宁知星想了想,再次在图上做出了新的标识,“标识3的我认为国内目前的科研水平不出意外一定能在计划内完成,标识2的我认为需要一定的帮助,我们国内的网络现在正在初步搭建,通讯也很便捷,各个团队可以互通有无,我这里的通讯肯定是畅通无阻的,所以这点应该也能按时完成。”

“至于标识为1的……”

标识为一的项目都是影响大且难度极高的项目,只是看到那几个关键字就已经要人头疼,宁知星倒是没怎么改,只是略微地修改了下名字。

“我们也只能选择重点突破……”

“你们说,这些能安排在一个区域吗?”

大领导:?

“我知道这些项目都是保密项目,我的意思是,洲际导弹、核潜艇及弹道导弹、国家级定位系统……这几点能不能安排在同一个区域研究呢?当然,像是实验场地肯定是得安排在不同的区域……”她有些头大。

大领导:“这倒是可以,其实之前他们便安排在相邻的区域。”

宁知星这话的意思是?

“那问题就简单了。”宁知星一脸轻松,“几个研究基地合并,我在团队里带几个人过去,同时保持内部网络、通讯的畅通,我就能投入其中研究,五年吧,五年的时间,应该足够看到初步成果了,如果要全部研究都能被具体应用的话,以十年为期会更稳妥一些。”

“我原先的团队应该也会有人愿意过去,剩下的人可以留在a省省城,他们可以继续地研究,我们同样可以做远程交流。”

网络搭建以后,视频就得搞起,不过前期的视频肯定不是特别稳定,或许还是文字聊天会更好吧?

如果网络要大规模运用,这安全也是个重要的问题,尤其他们的交流、沟通还是得被高强度保密的。

宁知星的思维很跳跃,这就已经想到了聊天软件和安全软件。

对于大领导和郭副总来说,无论是五年还是十年,都是个非常喜人的数字,两人先是雀跃,但又不约而同地皱紧了眉头。

“可是……这时间……”

他们看向宁知星很是犹豫。

这保密项目的研究,几乎可以和全封闭式画等号,他们很难轻易地说出好。

这孩子还很年轻,在封闭的区域里呆上这么些年,一定要受不少苦头。

“这时间只是预计,没准会提早,我应该每年还是能有年假的吧?”宁知星掰着指头算,“安保工作咱们可以通过卫星还有通讯信号的检测提高质量,我每年回家过一次春节就行,或者开放探亲?一年一到两次也行。”

她很黏家人,但是有过后世独立经验的她,其实对于离家这件事接受度良好。

后世到外地的打工人一年不也就春节回家吗?现在通讯设备发达,之后估计摄像头也要配上,距离带来的分离感已经被大大减弱。

大领导陷入沉思:“这倒也不是不行,不过前提是安保工作能进一步提升,如果安保工作不合格的话,恐怕一年回去一次也不太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给大猫当奶妈

如亿

倾城蛇蝎:废材要逆袭

罂粟果

我好像时日无多了[无限流]

若鸯君

金风玉露

白芥子

还潮

不问三九

我真没想重生啊

柳岸花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