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庄稼人通常将秋天收货完黄豆之后的耕地叫做秋地。秋地在秋季后不复种庄稼,冬日里赶在“交九”前把秋地耕完,疲惫的土壤好休息上一冬,等待来年再种上苞谷之类。若是秋地没耕好、或者错过了时日,来年春天种粮食就会成为问题。这阵子村里人都在忙着耕秋地,以便土地保墒。裴家的这个活儿当然就落到裴勇身上,偶尔裴华轮休回来也去帮帮忙。
裴勇在地里忙着,裴大娘和李菊花满脸堆着笑陪着李曼。
“姑娘,我家二小子早回晚回的都是常有的事儿,说是今儿也休息,难保不是有什么事绊住了。”裴大娘见李曼等得有些着急,就宽慰着李曼。
之前村里人都请杜大山修那个大炉子屋子里祛湿,这时节却正好还能暖屋子用,升一次炉子房门关好,屋子里能暖和上个把时辰,原本裴大娘和李菊花是不愿砌的,她俩想的是“凭什么让杜家赚到咱们家的钱”,可架不住天气越来越寒,串门去别人家都暖和干净,眼馋得不行,只好央着杜大山去自家砌了,只不过结算工钱时又不干脆,杜大山客气了一句,婆媳俩却正好借坡下驴,请了一顿饭只给了一半不到的费用。
即便砌好了炉子,裴家也不是常用,毕竟费柴火,今儿为了李曼特意多加了柴火,让屋子里热乎起来。李曼下午来听说裴华下午有假一准回来,便坐着等了,谁知等了一个多时辰也不见人影。
李菊花显然对裴华几时回来并不放在心上,屋子里升起了炉子,自然要让柱子在家里暖和地呆着不让他外面乱跑去,一手拉着正在舔着棒棒糖的柱子,推到李曼旁边:“好姑娘,那束脩的事儿竟是准了?”
瞧着柱子稀罕地舔着手里的棒棒糖,李曼就莫名有些烦,前几日柱子那个攒吃剩棒子的小木盒子已经满了,非嚷着再要一个空盒子来盛,李菊花就将那满满一盒子棒棒糖棍子给扔了让柱子重新攒,把个柱子哭得,整整闹了两日方罢。
“嗯,我同爹说了,虽未十分应允,但也八九不离十了。”李曼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句。
李菊花喜得合不拢嘴,摸着柱子的头:“你侄儿啊还真多亏了你,帮了咱们多大的忙。”一句“你侄儿”说到了李曼心坎里,漫不经心的表情和语气收了,也伸手去摸了摸柱子的脑袋。
“小孩子家懂什么?几根糖就乐得屁颠儿的,哪里知道谁才是真正对他好。”李菊花越发去套近乎。
裴大娘听说免了孙子的束脩,也乐得合不拢嘴:“姑娘,多添点柴?村长家这冷天里定是不停烧的,可不能在咱家冻着。”
这婆媳俩的态度也能从侧面理解为什么裴华态度不怎么样,但村长夫妇俩仍顺着李曼,自家闺女从小娇生惯养眼高于顶,以后若是高嫁,婆媳关系、妯娌关系或者姑嫂关系倒真是个问题。但在裴家就不用担心这些,仍安心做个娇小姐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