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恭亲王继续往下说,分为十条意见,大致的框架已经建好,决策人的主见就是高明。就是建立在李国楼的主张之上,再修饰一遍,就成恭亲王的宝贵意见。

饭大慧、许钤、张景天三名幕僚频频点头,还在不停的记着笔记,这是洋务派的行动纲领,在这个框架下执行任务,天塌下来也由恭亲王顶着。谁能想到出卖国家主权的洋务派是洋人的死敌,而且要以实际行动来埋葬殖**义,要把安南、缅甸人民从水深火热的殖民统治下解救出来。菊厅的茶话会竟然演变成军事会议,为明天的军机处会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整理完毕议案,李鸿章顺手从许钤接过草案,叹道:“哎!我拿回去看看,明天当面呈给皇上看一遍,再销毁这份草案,没事找罪受哦!”

李国楼深深的瞥眼李鸿章,如今国家政策都是李鸿章制定,论好与坏都由李鸿章一个人扛着,权利让一个人争强好胜,大清在以李鸿章制定的轨迹发展。谁若想盖过李鸿章一筹,就是李鸿章政治上的敌人。

翁同龢、张之洞与李鸿章不和,就是因为触及到李鸿章的权威了,政治斗争想不站队也『逼』得你表态。他想脱离李鸿章的体系,可是越陷越深,已经变成洋务派的喉舌,连大街上的百姓都知道他的主张。这次回来就和清流派、保守派大吵一通,不知是否会给他的仕途带来灾难?说到底洋务派的改制若是出了纰漏,李鸿章随时会把他出去息事宁人。他这次忠心耿耿护着李鸿章,若是没有回报,反而落井下石,以后别怪他先君子后小人。

李国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内心盼望李鸿章和他斗一斗,谁胜谁负,尚未可知?缅甸、安南的独立运动以后出了差错,就能看出李鸿章的为人。李国楼不急,也不相信事情会一帆风水,他等着看更大的一出戏。

许钤自认《马嘉理案子》他是最大功臣,是他从天津卫把即将回国的英国公使威妥玛劝回谈判桌上,而后《马嘉理案子》的修改草案,也是他据理力争,这才让国公使威妥玛让步,才有了现在的一份条约草案。

李国楼上下打量许钤,这是一名自负才情双绝的举人,买来一顶候补官的官帽,以后离开李鸿章的庇护,放任到地方上至少三品官,李鸿章很看重许钤,是李鸿章第一智囊。但是这种人的脑袋瓜子岂能和他比,太差劲了。

“许先生,我倒要问问你,若是英国公使威妥玛真的要回英国伦敦,一张船票就离开天津卫了,你从京师赶至天津,威妥玛为何还在天津的公使馆里,他在等什么?是谁给你的消息?你到现在还没明白吗?”李国楼摇头轻叹,英国公使威妥玛布的局,李鸿章竟然没看出来,《马嘉理案子》就是死了一个翻译,没有死一个英国人,探路队也没有财物损失。以这个借口让英国参众议会同意向大清开战,英国人民也不答应,那是一个讲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帝国。

“这;;;;;;”许钤眼神扫向李鸿章,李国楼的第一句话,就把他问倒了。威妥玛卖了船票要离开天津卫,是内线告诉李鸿章的,而后是李鸿章下命令,让他论如何拦下威妥玛,难不成是英国人故意为之。越想越有可能,总不能把矛头指向李鸿章,许钤张开大嘴,却不敢说话。

这次同治皇帝发飙,是认为英国公使威妥玛小题大做,把一件很小的事,限放大至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这才直至现在还不肯签订条约。处理不当会让洋务派失势,《马嘉理案子》变成朝堂上的一个风向标,变成政治各方势力的一场较量,其中奥妙已经看出来,保守派落井下石,庆亲王把矛头直指李鸿章,要赶傅相大人下台。

李鸿章以退为进,含蓄的说:“以兵法来讲,英国公使威妥玛使出恐吓战术,回英国伦敦是一只烟雾。但敌强我弱,不服软不行啊。”

李国楼岂敢得罪李鸿章,再说恭亲王就坐在旁边,总要给傅相大人面子,顺着话外音,说道:“傅相大人看得透彻,明知半真半假,也只能服软啊。”

“嗯;;;;;;”恭亲王等人俱在点头,嘉许李鸿章卓有远见。他们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蚱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差事办砸了,要损害一个集体的利益,岂能自抽嘴巴,再次修改合约内容。李国楼做谈判特使,合约的核心内容不会变,略微修改一些条约内容,让英国人稍微让出一点利益,万事以和为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圣武星辰

乱世狂刀

试婚100天:夜少,轻轻宠

桃花朵朵香

末世求生录

不冷的天堂

宠物小精灵之小风

骑老虎的猫

抗日之1938

精灵之歌

我老婆是大将军

天火妖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