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李国楼不去看军官们古怪的脸色,继续说道:“没有原则的人是用的人,没有信念的人是空虚的废物。三千年以前,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打败了强大的吴国,一雪前耻。卧薪尝胆是老一辈制定的国策,这项既定国策被世人的责骂,让人挺不起腰杆。老一辈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但到了我们这一代就要奋起反击了。我们先要做狗,而且是一群疯狗,先对八国联军献媚,拼命的摇尾巴,这并不可耻,只要信念不变,总有一天撕碎一切敌人。
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事件下狱,受了宫刑。人世间没有比这更大的耻辱了,可是他没有消沉,忍辱含垢,披肝沥胆,专心著述整整十一年,终于写成了
旁边张佩纶神色不改,好似没听见李国楼的话,表现得不卑不亢,懂得尊敬师座的道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原本只是刘铭传手下一名戈什哈,在军队里默默闻。就是靠强出头,和李国楼打了一架,被李国楼打断鼻梁骨,这才被李鸿章相中,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先让张佩纶做新武堂的一名校官,这次又提拔至副营官官衔,给聂士成做副手。
聂士成原为铭字营哨官,是刘铭传嫡系,别看他矮胖,貌不惊人,是靠战功升上去的。人非常聪明,口才了得,善于演讲,他在新武堂开课,学生总是济济一堂,只比李国楼差一点人气。
在新武堂开课,李国楼排第一,课堂的走廊里都会站满学生,那些教官也会来旁听。
聂士成排名第二,他最擅长的本事,就是把打仗吹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学生最喜欢听他讲打仗的故事。一堂战术理论课,让人收益颇丰,是刘铭传最引以为傲的学生。
新武堂副校长刘铭传只能屈居第三,他的主张紧跟李鸿章,多听也没什么新意,鼓吹建设一个“自强、求富、开放、包容的大清。”他就是李鸿章的吹鼓手,让他付诸行动,还差一大截。一个大老粗谈论这些深奥的道理,只能照搬照抄李鸿章、李国楼的理论,听他上课就是温故而知新。
至于学富五车的校长翁同开课,没多少人喜欢听之乎者也,学生出于尊重,老老实实听一堂课,学习修身养性的品德。翁同对于打仗之事,就是照抄兵书,讲现成的战例,分析得头头是道,实战经验归零。
聂士成思想发生转变,大中华的构想初见端倪,每个人理解不同,完全可以把李国楼的中心思想理解为忠君爱国的思想。慢慢在向李国楼的派系靠拢,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李国楼的影响最甚,不知不觉中对于李国楼的态度越来越恭顺。
李国楼的人格魅力让新武堂的教官争相投靠,就算和李国楼有化解不开嫌隙的张佩纶,也不敢挑战李国楼的权威,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听候李国楼的差遣。
今天是延安大庆之日,左宗棠大赏三军,庆祝消灭哥老会造反派。全城军民放假,战士们好吃好喝,还发了一笔赏银。军官更是大吃大喝二顿酒席,有些军队还在搞联欢。
一群军官安排好学生兵吃饭,便走入后院。接风酒,长官不和学生兵一起喝,军队里大吃大喝气氛很浓,菜不算奢侈,大鱼大肉就算好的了,酒一定管够,低度黄酒用大碗,这样才显得大气。
酒宴上李国楼实话实说:“不好意思诸位,中午和左大帅喝庆功酒,喝多了点,所以下午怠慢诸位,还望海涵。明天我还要上刑场,做杀人敢死队员,只能喝三杯。我先干为敬!”说完李国楼一饮而尽,把杯底亮给在座的人看。
“好!学政大人就是局器,我也向诸位陪个礼。”范晔第二个站起来,向在座的人敬酒。军队里长幼有序,现在他是这支新武军的二当家,享有第二位的发言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