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关于水滴到石头上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这样的东西撞到目标的时候,就象是水滴在石头上。撞击面会形成一道平面的正激波,这一道会被反弹,成型超过介质的音速运动。正前方会有一道弓形正激波,而后反回来的激波形成叠加……
邬青道没再说甚么,应了一声就挂断了电话。
几位教授,数位博士,十几位硕士,坐在泉水旁看水滴在石头上。
难得休假的杜子春,背着相机在秦岭山里,他是摄像爱好社的一员,秋天的秦岭还是很美的,他想拍几张不错的照片。
另一位教授说道:“加快脚步,在下午四点前赶到天子峪。”
只要扎进去了,比往里面扔几颗地瓜凶残的多。
李大强看到的报告书是这样的。
一位师兄说道:“是水和石头撞击点形成的表面摩擦,这是物理反应。应该再加上撞击面上碳酸钙、水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两者导致的溶解剥离效应。”
换个学术能力差的,估计就是看天书了。
“行不行,一群小伙子,还没有我们这些老家伙腿脚好。”一位教授嘲笑着坐在地上休息的一群年轻人。
九厂,人数最多的就是研究员了。
最终,横向效应沿轴向减弱……
所以,相关的资料已经移交专业的研究小组,他们正玩命努力尝试用各种办法扎穿霸王龙的护甲。
杜子春伸手一指那边的石头:“老师,你说为什么会有水滴石穿。”
“波?”
几位年长者反而精神头一足。
那怕,这玩意没什么类似烟的原料,可效果却是很出众的。
最终总结。
“是波。”
这就是专业。
好些人在泉水边加满水壶,准备再次出发。
话说,水滴石穿这成语传了千年,那科学上怎么解释呢。
这玩意理论上能扎五百毫米。
话说,此时,九厂。
如果是白昊,直接翻最后一页,不要看过程,咱看结果。
之后,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那边在研究怎么样更厚更皮实,这边却在研究怎么样扎穿。挺好,明年抽空让他们比一比。”
可以说,都是研究科学的。
“小春子。”
秦岭天子峪:登高远望,秦岭天子峪秋色美得出众秋日的天子峪两侧坡面满是红叶一团团一簇簇如同彩霞,煞是好看。
钱多好不好。
不过,还有另一个想法。
那就是,电子化。
这是南宫猊提出的想法,将资料与档案数字化,方便查阅。
建立一套九厂内部独立网络,物理断绝。
只是,要的钱很多,李大强在思考,要不要考虑这方面的投入,如果打算投,那么规模应该有多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